馬可福音八27-38 每一天都是主的賞賜

誰是基督?

耶穌和門徒前往凱撒利亞‧腓立比附近的村莊,這是外邦人居住的地區,以異教崇拜的聖地而聞名,用大理石建造的神廟搭配當地的美景,吸引許多人慕名而來。為何非得到這裡?耶穌沒有明說,門徒也不曉得。耶穌在途中為門徒上課,突然有個隨堂測驗,出了兩道題目考驗門徒,「人們說我是誰?」(v.27)和「你們說我是誰?」(v.29)。第一題,門徒輪流搶答:「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先知中的一位。」(v.28),顯然耶穌所行的神蹟奇事,既有能力及權柄,得到不少人矚目,坊間對耶穌的身份流傳各種版本,每種詮釋都具有權威和力量,不過雖然眾說紛紜,卻對耶穌真正的身份相當模糊,沒人提到耶穌是彌賽亞,是以色列人引頸期盼的救恩。

門徒在第二題沒有踴躍回答,只有彼得說:「你是基督。」(v.29),這是一句非常強力的宣告,代表彼得認出耶穌是蒙上帝揀選的那一位。「基督」這個詞彙是非常慎重的,在希伯來文化具有獨特的意義,翻譯出來便是「受膏者」的意思,將膏油抹在祭司、君王或先知頭上,象徵著聖靈充滿或塑造一個人成為上帝的代表,意味著這個人被分別出來,代表上帝,因此,彼得的意思是,耶穌是我們當中的上帝。

但是耶穌並沒有誇獎彼得,而是叮囑門徒千萬不能跟別人說。如果,耶穌是基督,表示祂的身份正是大家等待已久的君王,理應大肆宣揚,讓人能發現福音,找到盼望。然而耶穌卻交代門徒要保守秘密、閉上嘴巴,一個字都不許說出去。這是馬可福音弔詭的所在,耶穌時常教導:「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馬可福音四9),卻又要求人不能講,有時行完神蹟後就要求得到醫治和幫助的人安靜,不過幾乎每次都會被傳出去。整卷書充滿秘密和緘默,甚至是對基督的誤解,在神學家羅雲的解讀裡,這是馬可要留給讀者的一則警告:別以為你懂了!

我們以為自己夠認識耶穌,就像彼得一樣,以為搞懂耶穌的身份,事實上,可能只是粗淺地知道祂是誰而已,並沒有真正地認識祂。馬可總是刻意營造一些矛盾,在第一章,耶穌醫治痲瘋病人,然後說:「千萬不可告訴任何人。」(馬可福音一44),結果痊癒的病患到處宣揚;到最後一章,婦女見證復活的景象,卻「甚麼也沒有告訴人。」(馬可福音十六8)。福音書前後互相呼應,點出人性的軟弱,就是在信仰當中盲目地知道,卻沒有深刻地體會過,或許是要問我們:你真的明白嗎?

真正的看見

這個問題如同耶穌對門徒的隨堂考那般:「你們說我是誰?」(v.29),我們以為自己對答案暸若指掌,「知道」耶穌的生平及發生的一切,但卻可能與祂毫無關係可言。就好像彼得,雖然說出「耶穌是基督」的標準答案,但是過沒多久,馬上就被耶穌斥責:「撒但,退到我後邊去!因為你不體會上帝的心意,而是體會人的意思。」(v.33)。原因是耶穌預言基督會受苦,受到猶太人議會私下不公義的審判,死在十字架上,以及上帝必然會使祂復活。他們顯然沒有聽見最後的復活,搞不懂耶穌的意思。彼得聽完之後,立刻表達自己的不滿,認為耶穌怎麼可以如此胡亂教導,或許彼得心裡想的是反駁這種言論:「老師,我才剛說出自己的信仰告白,你是基督,怎麼可以說基督會死呢?」,然而耶穌卻無視彼得的抗議,直接說你想的與上帝想的,是不一樣的。耶穌沒有浪費時間,祂修正門徒對於基督的想像,導正所有人關於上帝在我們當中同在的概念,地上的榮華富貴並不是最終生命的盼望,只有基督的犧牲,才能成全人的永生救贖。

如果把兩件事連在一起看,會浮現清楚的主題,彼得的「基督」與耶穌的「基督」明顯是分道揚鑣,完全截然不同的概念。彼得對於基督的理解是榮耀的形象,會是打敗羅馬人,建立猶太人的國度,再現大衛盛世;然而耶穌談的基督,卻不是那種振奮人心的君臨天下,而是失敗的、被棄絕,甚至會死去的上帝。這也是表明,人眼裡所看的,與上帝眼中所看的,是天差地別的景象。馬可在敘事編排上,確實是別出心裁,耶穌和門徒正要前往外邦地區之前,有一段小插曲,耶穌醫治了一位盲人(v.22-26),這個神蹟特別有趣,注意看會發現一處奇怪的描述,耶穌花了兩次醫治的神蹟,盲人才得以看見和痊癒。

怪了,耶穌怎麼會失手?通常一次就會讓人恢復,需要兩次神蹟也太漏氣了!可是這個故事若是放到整個脈絡底下,就會非常清楚。門徒不明白耶穌的身份、對於基督的模樣,既看不清楚也認識不完全。盲人第一次的醫治,從原本完全看不到,然後慢慢地看見,只是看不清楚,像近視散光一樣,看出去全是模糊的景象。第一次的醫治,就像剛開始認識基督,好像看見、知道,卻不明朗,換句話說,就是對基督抱持錯誤認知,而第二次的醫治,眼睛真正明亮,是一種覺醒,經文描繪當下的情形:「他定睛一看,就復原了,樣樣都看得清楚了。」(馬可福音八25),前提當然是因為耶穌有按手在盲人的眼睛,但是也要有盲人專注地看,才有機會看得清楚,代表跟隨基督,不是一時半刻就能看清全貌,而是不斷凝視,耗盡終身的歷程。


背負十字架

於是,耶穌對著門徒、彼得及我們,發出一個邀請:「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v.34),乍聽之下是個沉重的負擔,我們的生活已經夠苦了,還要背負十字架,會不會太痛苦了?美國文學作者安妮·迪勒(Annie Dillard;著有《汀克溪畔的朝聖者》)精闢地回應耶穌這段邀請:「沒有犧牲的生活,是可憎惡的。」,跟隨基督的腳步,需要取捨,那並非指肉體或心靈的痛苦。背起十字架,代表其他東西要放下,才能專心,而要放下的,是自己,自戀、自大、自私和自卑。要放棄的,其實是自我中心。因此,背起十字架的動作,並不是僅有一次,而是每天。

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每天?壓力直接爆表,不過重新仔細閱讀敘事,首先耶穌不是要責備彼得不相信,或是不敬虔,而是彼得就像每個人的反應一樣,是想賺得全世界,想要救自己的生命,想要照自己的方式控制生命。「捨己」就是放下人的意思,包括相信世界的價值,力量、權勢、榮耀。換句話說,要知道自己不是絕對的,而為基督及福音喪失生命,是指願意讓上帝掌權;跟隨基督是指生命的轉變更新,認同上帝國的價值,拒絕戰爭、暴力、謊言、報復和虛假,憧憬公義、良善、和平、慈愛、真實及喜樂,臨到地上,並且以行動投入,不單是指擁有信仰知識或服事技巧,而是明白生命真正的需要和意義,在十字架上找到救贖,背負十字架就是效仿基督。

每一天都是主的賞賜

不過敘事停在令人尷尬的結尾,說明背負十架,在這個世界會被人嘲笑、是會感到羞愧的。絕對會有許多聲音出現,比基督更吸引人的誘惑,告訴我們,要嚮往成功、有超能力、有實力,要強壯,這反倒會使我們離開上帝,因為我們覺得自己更有力量,不再倚靠上帝,想的是人的事,持守地上的財產,結果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更富庶。金錢或許能解決生活上的煩惱,但是無法改變生命裡的痛苦,前陣子看了一本書《你不可不知的關於金錢的那些事》,提到金錢有止痛效果,但不一定能帶來幸福,金錢其實不會改變一個人,而是將一個人內在放大。簡單來說,金錢會讓人自我膨脹,不願犧牲和受苦,缺乏永恆盼望的視野,只在意當下緊握的權力和利益,貪婪會埋沒良心,沒有核心價值,遂與世界各種價值妥協,在上帝眼中,這種人不僅貧窮,還屬於撒旦,沒有永恆的價值,貪婪值得用靈魂來交換嗎?因此,耶穌強調永恆的觀念,那不是將來才會發生的事,永恆是從現在開始與上帝連結。

永生是在上帝裡有新的關係和身份,有新的生命,而十字架就是跟隨基督的記號,意味著會有挑戰,但十字架的記號告訴我們,基督每天與我們同在,安慰我們、不要害怕。背負十字架,使我們不用再透過自身努力,去賺取什麼,而是放手交托,祈求上帝掌管生命,以敬畏的態度生活,是不再自以為是,以為自己什麼都懂;開放自己的心,在每天生活裡凝視十架、期待轉角處遇見基督。先知以賽亞指引我們方向,明確祈禱的道路:「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天早晨喚醒,喚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以賽亞書五十4),每天祈求聖靈開啟雙耳,以謙卑的心聆聽上帝的話,明白上帝的旨意、說出造就人的話、行出上帝的命令,讓周圍的人沐浴在上帝的憐憫之中。

每一天我們背起十字架跟隨基督,每一天都有上帝的恩典,因為每一天都是主的賞賜,讓我們遇見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聽見不同的聲音、看見不同的景象,當我們心中有十字架的記號,那麼在其中就會遇見基督,當然,有些人或事,不見得是我們喜歡的,但十字架的記號使我們想起,手要做的事是要遵照上帝的誡命,「愛鄰舍如同自己」,口所說的話要照上帝的心意,「用舌頭讚美上帝,不說咒詛和苛薄的言語」。有上帝親自成為我們的力量,詩篇116篇,詩人提到:「主啊,你救我的命脫離死亡,使我的眼不再流淚,使我的腳不致跌倒。我行在耶和華面前,走在活人之地。」(詩篇116:8-9),表示每一天在上帝的看顧下,我們活在世界之中,是有力量面對各種困境,因為我們倚靠上帝。


結論

每一天都是主的賞賜,不論是好是壞,都有上帝的旨意,我們需要的是有信仰的眼光,辨認出祂的同在,而我們也要明白,上帝垂聽每個祈禱,每一天蒙受祂的保護。雖然「死亡的繩索勒住我,陰間的痛苦抓住我,我遭遇患難愁苦。」(詩篇116:3),但上帝也必拯救我們,以賽亞的體會,也是我們仰望上帝的信仰告白:主耶和華必幫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着臉面好像堅石,也知道我必不致蒙羞。」(以賽亞書五十7)


公東教堂裡十字架上耶穌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