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書三13-四1-3、7-8 親近上帝的人有智慧

雅各書三13-四1-3、7-8

親近上帝的人有智慧

前言

我們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是否有每天親近上帝?不是只有來教會才是親近上帝,每天生活中都能親近上帝,就好像每天需要倒垃圾、清理房間,當我們沒有親近上帝,心中的垃圾就會越積越多,最後我們活在罪惡中卻沒什麼感覺,慾望吞噬了我們內心,成為靈性盲目的人。有一句電視廣告台詞「再忙也要跟你喝杯咖啡。」或許這是一個提醒,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撥出一杯咖啡的時間親近上帝。


人不想親近上帝

雅各呼籲信徒要反省自己的生命,也勉勵信徒要做一個有智慧的人並且展現出來,雅各強調的「智慧」並不是在指一個人的財富、學歷、經歷等,是指成為認識上帝的人,謙卑、用信仰的眼光去看事物的價值,約束自己的舌頭,並且讓自己的生命成為見證,在生命各個面向皆能活出上帝的旨意,有溫柔的好品行,沒有自誇與謊言。因為不論在哪裡,若有嫉妒和紛爭,就會出現攪亂和壞事,因為心中沒有上帝,自然就不會看重團體,進而傷害團契,讓教會蒙羞,被教會外面的人嘲諷,原來教會跟社會沒什麼不同,都一樣黑暗,沒辦法帶給人盼望,看不到改變的力量。

雅各沒有具體描述教會發生什麼樣的事件,不過他談到的問題,都和人的私慾有關,甚至因此出現互相爭戰鬥毆的情形,非但看不到上帝的愛,反而將罪惡顯露無遺,可能是爭奪教會權力、戀棧高位,互相爭吵又殺害嫉妒,不是說教會內部真的發生殺人事件,更有可能的是指他們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有毀謗和抹黑別人的紀錄,藐視、仇視同樣是上帝兒女的弟兄姊妹,這等於是殺死一個有上帝形象的人,不再看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如果沒有敬畏上帝,只會一昧想到自己的需要,最後跟上帝為敵。

雅各的重點放在這些人都只想靠自己,根本不會想倚靠上帝,沒有透過禱告祈求上帝幫助自己,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和清潔的內心,妄求的意思,就是只想要結果,卻不想要有任何與上帝建立關係的過程,錯誤的禱告,追求內心的慾望得以實現,不想付出、只想享受,如果沒有辨識清楚祈求的內容是出自慾望,這樣的禱告既不蒙上帝喜悅,也不會得到上帝的應許,雅各強調上帝鑒察人的心,要信徒去思考自己是帶著什麼樣的態度、動機來到上帝面前祈求,他要求信徒要潔淨自己的心。


沒有親近上帝的人不會改變

人犯罪失去上帝的形象,我們的生命是破碎又失去方向,活在迷惑和混亂當中,我們忘記追求生命的本質,轉而去尋找表面的滿足,權力、金錢、地位等等的慾望,讓我們失去上帝的美善,我們內心並不潔淨導致我們無法做一個真實的人,我們經常活在雙面的標準底下,我們有行善和作惡的能力,我們的嘴能一面讚美上帝、卻又能一面咒詛別人,一邊說好話;另一邊就說謊話,人的手能創造科技文明,享受便利生活;卻也過度開發,破壞地球、影響生態環境,如此看來,我們人的確能夠帶來世界的改變,只是這份改變是好是壞,端看我們是否跟隨上帝、行出祂的旨意,而這個世界告訴我們一項真理,唯一不會改變的,就是什麼都會改變,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永恆的價值,於是就隨著世界的價值隨波逐流。

可怕的是,這樣的人披著基督徒的外衣,內心卻根本不相信上帝,有沒有這種人?其實很多!就是不願意讓上帝來改變、調整自己生命的人,過著不倚靠上帝的生活,不期待經歷上帝的醫治,或許只有表面的認罪,內心卻沒有實際的悔改,內在沒有得到更新,就會只想要透過外在的敬虔,來獲得別人的掌聲,但是我們有敬虔的行動,不是要刻意公開展顯給別人欣賞,我們的敬虔是要幫助我們親近上帝,不是要獲得別人的讚賞,信仰不是自我推銷,不是要去炫耀自己有多麽好,信仰是要與上帝建立真實的關係。

不論是雅各或是耶穌的教導,他們都有一個方向,就是要求跟隨上帝的信徒,努力成為一個真實不虛偽的人,也就是說,我們要檢視自己內心的狀況,按照神學家愛德華茲的理解,我們可以問自己四個問題,我們是否有越來越愛上帝?越來越渴慕真理?越來越信守承諾?對於罪惡越來越敏感?我們透過這些問題來思考自己的生命,有沒有進步?有沒有期待改變?簡單來說,沒有持續親近上帝的人沒有靈性的智慧、沒有清潔的心靈,只有屬世的情慾,貪心的人根本不相信向上帝禱告會有什麼效果,也不會向上帝禱告,反正不會照自己的慾望實現,反正禱告不會有什麼改變,結果信仰變成是彰顯自我的工具,不再是引領人能看見盼望的管道,這樣的信仰還有什麼值得期待?不過是道德規範、叫人行善、心靈寄託的一般宗教而已,如果信仰只是如此,就會讓人誤以為基督信仰講究的是功德式的恩典,有做工才會得到上帝恩典,這就是有限的人去限制了上帝無限的恩典,無法感受到上帝的同在。


親近上帝的人有智慧

靠行善、守律法、作功德或任何一切自己努力來得救的心態,就是我們的罪,讓人離開上帝,神學家奧古斯丁講到人最大的罪是驕傲;馬丁路德強調人最大的罪是不信上帝,由此可知,人類最大的罪,就是驕傲和不信,一個人的驕傲導致他不相信上帝,人的驕傲就是認為一切都可以靠自己得到,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會到上帝面前、尋求上帝,加爾文甚至有一句名言:「人心是製造偶像的工廠!」可見我們寧願靠自己,也不願相信上帝。除非真正意識到自己的罪,知道自己其實非常驕傲、也不相信上帝,當我們知道不可能靠自己贏得生命,我們才會祈求上帝的憐憫、才會謙卑祈求上帝赦免。換句話說,驕傲和不信會讓我們成為掛名的基督徒,有來教會,心卻不仰望上帝。虛假和不真實都不能親近上帝,因為敬拜上帝需要真實的心靈,這是耶穌在約翰福音四章24節所給我們的啟示:「上帝是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也就是說,真正的宗教是內在心靈的宗教。

人若是真的在敬拜上帝,尊崇上帝為生命的主,就應該將上帝放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要對上帝忠實,雅各帶著我們重新省視自己,我們必須拋棄外在的敬虔,轉而走向內在的心靈和誠實,從雅各的角度,因為他是猶太人,依照中東地區的文化,他們非常注重關係,因此,智慧是從關係而來,跟上帝有關係、與上帝連結,就能獲得智慧,在猶太人的聖經文學,詩篇中就能看見這種關係的建立,詩篇111篇10節,詩人透過自身的經驗告訴我們:「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聰明人。」敬畏上帝,代表跟上帝之間有正確、健康的關係,敬畏意味著不會去控制上帝、將主權交給上帝、甚至不會把自己當成上帝,當我們真正敬畏上帝,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生命的脆弱,我們只能倚靠上帝。


改變從上帝的話開始

上帝透過各樣的事來提醒我們,痛苦就是其中一樣媒介,讓我們學習謙卑,有限的人無法阻擋苦難的發生,因此,當我們遇到痛苦、掙扎的時刻,反倒迫使我們去思考生命的本質和意義,什麼事都無法做的同時,才能靜下心來體會上帝的作為;另外一方面,上帝藉著自己的創造,讓我們能認識祂,通過祂所造的宇宙萬物,我們在大自然欣賞美麗的景色、去思考那不可見的奧秘,我們彷彿見證了祂永恆的力量和榮耀,讓我們感受祂的同在;上帝通過祂自己神聖的話語,讓我領受祂的恩典與拯救,這也是抵禦魔鬼時,我們手中最好的武器,上帝的話語檢驗我們基督徒信仰與生活的所有層面,幫助我們為這個世界帶來良善,不被意識型態操控,讓人體驗到信仰的力量,從宗教的綑綁得到釋放、自由,讓我們從內在湧流出來的喜樂泉源。

上帝透過萬事向我們啟示祂自己,我們需要敞開內心,歡迎上帝在我們內在工作,我們打開心門的動作,看起來是要上帝走向我們,但是其實當我們放下自己,不再以自我做中心,我們也向上帝靠近,我們的心是否願意親近上帝?親近上帝,代表願意悔改,就是棄絕過去老舊的自我中心、思想與行為,願意有受教的心志,開放自己的心,坦然地接受上帝的管教、啟示和教導,而且熱切追求真實敬虔的知識。對上帝的話有熱情,想要藉著上帝來改變,也就是轉向上帝,知道祂有赦免和改變的力量及恩典。可能一開始,我們會有挫折,看聖經和聽講道,好像不明白,似乎和上帝的話之間有段不小的距離,這是很正常的,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懂聖經,因此代表著我們需要時常來到上帝面前,讀上帝的話,將自己一天當中撥出一小段時間親近上帝,但是我們的挑戰絕對是每天都很忙碌,那我們更需要以上帝的話成為我們的幫助,早上出門時以一小節經文作為我們工作的激勵;在晚上睡覺時,以一小節經文成為我們休息的安慰,親近上帝的人有智慧,因為知道上帝的話將會改變我們的內在,我們的心和生命,而當我們改變,周圍環境就會跟著改變。我們就會越少去評斷別人,我們會越能有愛的力量;我們越能夠去愛,就會越少批評別人,也就是說,我們越親近上帝,也會越有愛,越能夠擺脫罪惡,因為知道我們在任何時間,都與上帝同在。


結論

上帝透過日常生活與我們談話,我們藉此邀請上帝每天成為我們生活的中心。我們改革宗有一個很重要的神學觀念,就是我們生命中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答案是榮耀上帝,這並不只是指行善,而是我們能夠藉著親近上帝成為有智慧的人,也並不單只是讓人從我們的身上發現上帝的良善,而是我們能夠讓別人看見上帝此時臨在我們中間,與我們同在。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