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五章1-12節 這是你想要的嗎?

前言

新年剛過去,還沉浸在過年的氛圍裡,免不了逢人就講吉祥話,恭喜發財、兔年行大運。但是耶穌談的福氣,卻不是指信靠上帝的人能夠得著什麼好處,而是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會是我們想要的福氣嗎?願上帝幫助我們一同專注地聆聽祂的話,領受上帝給予的祝福,明白祂的作為及恩典。


這是我們想要的福氣嗎?

耶穌看見一大群跟隨者,圍繞在祂身邊,於是耶穌逕自爬上一座高山,群眾與門徒們依然緊跟其後,耶穌索性找了一處適合上課的地點坐下,開口為聽眾勾勒出福音的樣貌,描繪出上帝國,以及上帝國子民的生活。耶穌在山上講了許多篇講道,馬太將講章整理成文字,以「八福」做為山上寶訓的前言。耶穌並沒有用宗教蠱惑、煽動弟兄姊妹,讓人盲目投入信仰,祂在開頭明確表示,八福沒有任何一樣,會帶來實質的利益,沒有生意興隆、沒有身體健康、沒有榮華富貴、沒有步步高升,甚至不是指導如何成功的秘訣。

耶穌以一種前所未聞的方式,闡述「福氣」的概念,不在於能得到什麼產業、財產,而是在於缺乏。正是因為缺乏,才能真正展現出對於上帝的信任,而且不是停留在自怨自艾的缺乏裡面;是相信上帝在我們各樣的缺乏之處,絕對會供應足夠的恩典。因此,我們會發現,耶穌並沒有要製造宗教內的投機份子,只為了好處而靠攏基督信仰的人;祂也沒有要打造宗教中的狂熱份子,沈迷在意識形態而走火入魔。耶穌要的是,單純尋求上帝,為了生命的緣故而來到上帝面前,八福談的不止限於福份,而是要我們全心信靠上帝。耶穌口中的八福像是一扇窗戶,讓人藉此撇見「在地上如同天上」的應許,也是一種態度,打破人類本性裡的傲慢,更是一條通往上帝國的道路,而且當我們認真走在這條路上,生命會煥然一新,但是前提是,八福並不是指擁有幸福、快樂,這真的會是我們想要的嗎?


心裡沒有容納八福的空間

「八福」在現代的價值觀,無疑是會被嫌棄的論點。因為人在乎的是可以得到多少,誰會想要貧窮?若是我們觀察時下的普遍心態,不難在某些言論吐露出心聲,不少人想住豪宅、開跑車、穿名牌,要過人人欣羨的生活,慾望讓人想要更多,無法過「知足」的生活,而且不滿意現在擁有的一切,於是瀰漫著一股投資致富的觀念,貪婪地追求金錢,要能賺大錢、賺快錢,若是被金錢蒙蔽雙眼,就看不見不合常理、邏輯、甚至違法的事情,就算從事犯法勾當也沒關係,像賭博一樣,風險越大、報酬越高。若是被利益薰心,內心就容不下悲痛的空間,看不見自己或別人的苦痛,換言之,不再有憐憫之心、不再同理別人的境遇,沒有感受悲傷的能力,將導致僵化、冷淡及麻木。忙碌的生活型態也無法好好照顧情緒,導致情緒的障礙及問題滋生,哪裡還肯接受安慰?

沒有得到醫治的內心會發臭、腐敗,飄散出暴戾之氣,急著論斷別人,忽視自己的過失,不會在意自己的罪惡,不會因此而感到憂傷,失去謙卑良善,只剩下批評,哪裡還有溫柔?沒有人停下來思想自己何以有資格指控別人,沒有耐心尋求真相,更別指望會渴慕真理,因為真理在許多人心中已經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掌握優勢,以及能夠轉化成現金和權力的資訊,所以充斥著假新聞、謊言、詐騙,任由負面情緒填滿內心,不斷憤世忌俗,撕裂各種關係,挑起各種戰爭,離和平越來越遠,哪裡會有人想因此受苦?受迫害?只要權益受損,當然是先跳出來據以力爭,拼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甚至於同歸於盡,以惡報惡只會挑起無止盡的報復,帶來更多紛爭。八福揭露的是人性的軟弱及問題,我們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以為這樣才擁有自由,結果反而活在桎梏之中,變成慾望的奴隸,哪裡還有福氣可言?

現任教宗方濟各,在某次講道提出屬靈的疾病,成為檢驗靈性是否健康的指標。過度沈溺於工作,心靈無法真正安息;精於計畫想掌控一切,忘記上帝的恩典;只追逐名利,在意階級,甚至陷入政治的權力鬥爭,強調財富,只想累積而不願分享;很會講道理卻無法實踐;只有關心自己,缺乏安全感而情緒勒索別人。教宗的講道內容指出人類的問題,我們的心裡沒有容納八福的空間。


八福是通往上帝國的邀請卡

雖然耶穌對於上帝國的詮釋,跟人類普遍的信念貌似對立,但是耶穌藉著八福,並不是要譴責我們貧乏、可悲,或是可惡,更不是要我們去比較,甚至妖魔化別人。因此,耶穌所談的八福,更像是一張上帝國度的邀請卡,是一條全新的道路,我們藉此思考上帝國的文化,竭力追求更美好的生命。為此,我們必須重新審思,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份量。因為上帝所鑒察的,從來不是人的行為,而是人的內心;上帝所看重的,是我們的生命,而非在看我們有沒有違背律法。追尋信仰的價值,不是要獲得上帝或他人的讚賞,信仰不是自我推銷,炫耀自己有多「好」,信仰是與上帝建立真實且對生活有幫助的關係,我們越親近上帝,越能擺脫論斷的習慣,八福是一個指引,讓我們與上帝建立關係,歸屬於上帝的文化裡。因此,信仰不是把自己的需要列出清單,期待上帝會滿足願望。是我們意識祂與我們同在,上帝透過日常生活對我們說話,我們必須敞開心靈,邀請上帝每天成為我們生活的中心,練習讓我們的心靈有溫度,活出上帝子民的樣式。

耶穌口中的福氣與傳統理解、期待的福氣,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我們想要成功、賺錢,但是這並不是八福的核心。真正的中心在於,是我們因著遵行上帝的話,成為更光明的人。也就是說,真正的財富,是內心的富足。因此,耶穌的教導,並非仇視富人,也不是倡導窮人才有祝福,重點在於,不是擁有什麼條件,才能得到特殊的賞賜;而是一無所有,就能得到上帝的應許。八福最開始就以「心靈貧窮」作為基礎,可見耶穌強調的是內心,不管今天是家財萬貫,還是家徒四壁;是有錢人,還是窮光蛋,都必須先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那不是指物質、金錢上的缺乏,而是心靈上的空虛,那像是黑洞,無法被填滿。當我們認真思考自我的貧乏,重新回過頭來看八福,會發現竟然是彼此對照連結,「缺乏」如同「飢餓」狀態,只有渴慕真理,在上帝的話裡方能得到飽足,讓上帝的話填滿心靈,就有足夠的力量去完成信仰的行動,落實在生活之中。


渴慕真理必得飽足

渴慕真理,是願意騰出內心更多空間,留給上帝,代表要清空心靈的垃圾,不再只有自己和利益,我們開始看見別人的需要,為他人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期待上帝的醫治臨到,有些人在悲傷時的確會與上帝產生連結,得到上帝的安慰,而且更敏銳於上帝的作為,總會在小事上發現恩典,也在別人身上看到上帝的形象,這不正是「必得見上帝」(v.8)最純粹的詮釋。我們也會因為知道自己遇見了上帝,知道凡事都是出於上帝恩典,人類實在渺小到微不足道,根本沒有什麼值得誇口的部分,不論過去何種豐功偉業,或是現在的傲人成績,一切只是因為上帝的恩典,打破我們自以為是的驕傲,甘願受上帝馴服、治理,成為謙卑的人,不會再自恃有優越條件而輕視別人,對待每個人都一視同仁,減少紛爭、比較,讓周遭充滿更多溫柔和良善。

有上帝的話語在我們心中發酵,讓生命產生轉變,散發出基督的味道,站在基督的角度看八福,發現上帝恩典的豐盛。活出良善的生活,代表我們有由內心真實發出的憐憫,那是指所有人,並非針對特定對象,因此也包括討厭的對象、敵人。猶太人經典著作《塔木德》提到,若是朋友和敵人都需要你的幫助時,應該先幫助敵人,以善行壓制惡念。幫助敵人的難度最高,因為得要先克服報仇的衝動,冷漠以對的心理,放下心頭的恨。這不是幻想世上仇恨消失,我們仍會與敵人為敵,可能會持續為著土地、財富與權力相爭,然而即便如此,人與人之間還是能夠互相幫助,看見別人的需要,能放下成見去幫忙,就是一種憐憫,不是透過憐憫人,上帝才會憐憫我們;而是透過憐憫人來證明上帝已經賜給我們憐憫。


八福治癒我們心靈的疾病

憐憫之心會消彌隔閡,締造和平。就算被人敵視、怨恨,說謊言造謠及毀謗,也不會滿腦子想著如何回擊,當然,當我們身處黑暗、仇恨,絕對非常痛苦、難過,但是為義受逼迫,正是考驗我們對上帝的信心,而不是像現在的觀念,想立即消除痛苦,像是吃止痛藥一樣,令自己暢快。最關鍵的部分是,千萬不要想著復仇,《詩篇》裡有些作者的祈禱,是祈求上帝幫助自己來報仇。但是基督信仰強調慈愛、寬恕與將來,這難道不會自相矛盾嗎?八福與這些詩篇發出共鳴,選擇不以自己的力量復仇,就是相信上帝會報復惡行,免去人自行復仇的必要,因為不是所有的不義都能被人類匡正,以人的力量去報復只能引起更多暴行,造成更多不義,因此八福給了我們一個方向,有些事,唯獨上帝能行。

耶穌的登山寶訓,對照摩西的申命記,耶穌在山上教導,不是頒布新的律法,八福並不是全新的律法,而是律法的延伸,是以新的眼光詮釋舊有的律法。八福與申命記互相輝映,過去摩西帶領猶太人進入迦南地,今日上帝透過基督,要引導所有人進入應許之地。為此,若為了基督的緣故受折磨,牽引我們回到《申命記》卅二章35節,上帝如此吩咐:「伸冤報應在我」堅信上帝的公義,報應的工作屬於上帝,那麼就交託給上帝去定奪和執行,人類不該僭越上帝的地位與權力。耶穌宣講的八福從來不是為了打造烏托邦的世界,而是讓我們明白自己是上帝的兒女,能夠選擇朝向光明前進,甘願讓上帝掌控我們的人生,活在上帝國的文化裡面,這完全應證耶穌所講的「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v.3)因為我們活在上帝的主權當中,八福治癒我們心靈的疾病,上帝讓我們得以成為內心自由及健康的人。


結論

這八項福氣,不是道德上的要求,更不是要努力去搜集完全,八福被賦予一項意義,就是讓我們藉著上帝的話,改變我們的思想,通過觀念改變我們的生命、生活,甚至未來。或許還是得面對自己的軟弱,但是上帝透過基督的八福賜予力量,成為光明的人,當我們迷茫的時候,就回到上帝藉著耶穌基督啟示給我們的方向,回到八福的第一個提醒,成為心靈貧窮的人吧!


初鹿教會新春禮拜掛軸

教宗方濟各講道節錄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