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的生命

在孫寶玲老師的《當代宣講學的理論和實踐》裡,出現這一段令人扎心、反省的話。

『傳道者容讓會眾塑造自己,實際是承認自己的經歷和理解並不是絕對的。真理的實踐和尋索實在有會眾參與和貢獻的空間。無可諱言,傳道者在好些方面應該比會眾有更敏銳的觀察和洞見。最低限度,他要比會眾用更多的時間研究聖經、禱告、守望和思考。但傳道者的訓練和操練並不表示他是完全的,更不用說其氣質、經驗和見識一定凌駕於會眾之上。在許多方面,也許會眾的經驗和閱歷比傳道者更多更深。傳道者的「盛載」和「調節」除了是溝通的需要,也表明有成長的空間和胸襟。傳道者欣賞會眾的生命和經驗,相信會成為信仰群體生命成長的養分,也會感受會眾的喜樂和憂傷。』(p.119)

看完之後,有深刻的體會和自省,傳道人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只是分享上帝話語的僕人,因此,更需要認識會眾的「語言」,這不僅是台、華語的差別,更包含了文化、處境、生活習慣⋯等,各種要素的結合。

講道者所宣講的,不應該是譁眾取寵、投其所好;也不能是自我陶醉、孤芳自賞。

每次講道,在台上的牧者並不是站在舞台,而是想像自己是一座橋樑,將上帝的信息帶到會眾當中;將會眾的需要傳遞給上帝。為此,講道更是牧者與上帝關係的真實呈現,是要花時間默想、思考,是將自我及會眾的生命放在上帝話語裡的反省。

牧者更需要大量閱讀,不止是聖經,各種文學書籍都要至少讀個幾本,才能豐富講道篇,而不是在講道中只剩教條和教導、笑話和故事。布魯格曼曾在《約櫃漂流記》裡提過「文本互涉」的概念,我的理解和詮釋是,閱讀才能幫助我們與經文對話,發掘經文不同面向的寶藏。

而且不止是閱讀書本,還需要在生活中保持閱聽的習慣,「讀人」同樣重要,每個會眾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也就是說,牧者必須要求自己,不斷成長和進步,退一萬步來說,每天其實也都是在預備講章的過程裡。

牧者的生命不能停滯不前,也不能找理由和藉口停止努力,特別在宣講的服事上,更要盡心、盡力去準備。

當然,牧者在學習傳講上帝話語的路上,總是會有想要追尋的人,我們能夠以此為目標,但卻不是將其複製貼上,想變成和其他講員「一模一樣」的人,因為羨慕他們的魅力和才華。

我們是我們自己,有自己的「風格」和「品味」。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喜歡的講員是正版,我們拼命想成為其他人,那就是盜版。試問,正版和盜版之間,會眾直接聽正版就好,為什麼要聽盜版?我們不需要成為別人,我們的生命就是一篇最好的講章、我們自己是最好的講員,因為我們述說的,是自己、會眾與上帝之間,真實的生命。

講章不是一種形式或個人文筆好壞的展現;講章是牧者與上帝之間的摔角、掙扎,這是生命真實的一面,是上帝、牧者、會眾的經驗相互交織的結果。

每個生命都是獨特且唯一的,這是牧者與上帝之間的紀錄,別人無法搶走,宣講起來才有熱情和生命力,因為這確實是自己與上帝的經歷。

生命無法抄襲,可以引用或改寫,但永遠不能複製,如果是拼湊的講章,會失去上帝話語的力道,即便講者可以講得天花亂墜,口沫橫飛,會眾也聽得很開心,但牧者仍要有自覺,那篇講章不是我們自己消化而成的。

牧者所要做的,是忠心預備,謙卑與上帝同行,每次自己寫出來的講章,就是重新整理自己的神學、認識自己對於經文的詮釋,知道自己的限制,並願意在「道」裡與會眾一起經歷上帝的恩典。

看完老師的書,這是自我反省,希望鞭策自己不斷在宣講服事的路上謙卑學習。

若誰想服侍別人或世界,卻沒有深入的自我認識、自省、操守和愛心,他的付出將不會有什麼意義。他只會傳遞自己的自我中心、野心和偏見。(Thomas Merton)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