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廿四10-18、25 結尾停在上帝的憐憫之中

上帝掌管一切

我們來到撒母耳敘事的最後一章,中間的幾章經文,是大衛再次歷經政治生涯中的挑戰,有叛變、飢荒,等到事件平息之後,有大衛自己的回顧、遺言和向上帝的感謝。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情,敘事開始就提到上帝對以色列發怒,吩咐大衛去清點人口;而大衛隨即分配任務,叫將軍們去點算各支派的所有人數,大衛的得力助手約押對這個命令有疑慮,「為什麼要做這些事?」但是大衛堅持,於是他們花了九個月的時間調查及回報。

有趣的是當大衛聽完報告之後,第一個反應竟然是無比懊悔,隨後向上帝祈禱:「我做這事大大有罪了。耶和華啊,現在求你除掉僕人的罪孽,因我所做的非常愚昧。」(v.10)。奇怪了,這是上帝的命令,大衛為什麼要自責?還說到自己非常愚昧。令人搔頭納悶,他只是照著上帝的吩咐去完成這項任務而已,有需要像做錯事這般苦惱嗎?而且上帝還特別啟示先知去找大衛,讓大衛從三樣災禍當中挑一個承擔。這件事情怎麼看都不合理,看起來就像上帝否認自己過去的決定。因此或許能夠大膽推測,這其實根本就是大衛自己的意思,卻拿上帝來為他背書。因為「激動」有催逼某人按自己的意思而行,在歷代志上廿一章,同樣有記載這則敘事,只是發號施令的角色有所出入,這裡敘事談的是上帝,而另外一處則說是「撒旦」,也就是說,這件事情極有可能是大衛內心的慾望。

點算人口是一場政治行動,其用意是要展現國力。人口回覆報告裡登記的都是能夠作戰的人丁,老弱婦孺基本上被排除在外,這份報告只有紀錄「有能力」的勇士,是「有用」的人。換句話說,那些沒有用的人都不在名單裡。敘事呈現不協調的部分,刻意將上帝拉進這場行動裡,表明上帝並非獨善其身,既便在令人反感的政治當中,也隱約有上帝在其中工作的影子。《當權力背叛人民》提到:「彷彿可以說,神的供給、獎賞和懲罰,本來就存在於政治內部的運作機制。」敘事表明上帝掌管一切,凡事都有祂的旨意與安排。


三樣詛咒是違背誡命的證明

若照民數記的敘事,統計人口是上帝所容許的(民一2;四2、22;廿六2),目的是為了管理稅收和確認能徵兵的數量。然而撒母耳的敘事點出盲點,更加確認這是大衛一意孤行,全是他在下達命令,當部下傳回疑惑的聲音,他沒有說這是上帝的旨意;當大衛懊悔時,上帝沒有對他說話,而是差遣先知傳達懲罰的形式。有意思的是上帝準備三樣災禍讓大衛選擇。這絕對會讓人有選擇障礙,到底該怎麼選?值得注意的是,這三樣災禍都與減弱實力有關,飢荒、戰爭和瘟疫,每一樣都會耗損國家的元氣。

因此,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大衛之所以愚蠢,因為他信靠的上帝既不熱衷於稅收,也不需要大量徵兵,好壯大自己,藉此威懾敵人。對大衛來說,只有國家富有、兵強馬壯,整個以色以國才能強大;但是對於上帝來說,真正的強大是專心倚靠祂、仰賴祂的供應。災禍提醒大衛是誰在掌權,瘟疫不是超自然的現象,這是自然秩序中的一部分,更能使人明白上帝掌管一切;災禍象徵一種潔淨儀式,除去人類內心的驕傲,重新仰望上帝、尊主為大。

災禍近似於三重咒詛,是利未記中重複出現的神諭,是對違反誡命者的審判:「我要使刀劍臨到你們,報復你們的背約。你們若被趕入城中,我要降瘟疫在你們中間,把你們交在仇敵手中。我要斷絕你們糧食的供應。」(利未記廿六25-26)。裡面提到的,就是飢荒、戰爭和瘟疫,因此可見咒詛與災禍是違反誡命的證明。不過,上帝卻施予憐憫,沒有一次把三樣災禍直接降給以色列承擔(三樣災禍一次滿足)。

對大衛來說,絕對是極度艱難的挑戰,考驗他的智慧與抉擇,因為不論選擇哪一樣,結果都會是慘痛的代價。另一個令人感到不公平的部分,是大衛犯罪有大到要其他人跟著受懲罰、陪葬嗎?這是敘事刻意模糊的焦點,一方面沒有提到大衛的罪到底是什麼?二來是敘事開頭提到以色列惹上帝發怒,也沒有說明原因,不清楚他們到底違反哪條誡命。肯定的是懲罰對象包含大衛和人民,他們是共犯結構,必須共同承擔,沒有人可以閃避自己的責任。咒詛雖然可怕,未嘗不是更新,是上帝給予重新開始的恩典,重新拾起對上帝的信靠與仰望。大衛在早晨領受上帝的災禍,恰巧吸引我的注意,明明應許是早晨會有新的盼望,先知耶利米說:「因耶和華的慈愛,我們不致滅絕,因他的憐憫永不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信實極其廣大!」(耶利米哀歌三22-23);詩篇30篇也提到:「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篇30:5)。結果大衛在早上得到的不是歡喜,而是審判。這卻也給我們不同的思考角度,災禍不見得是壞事,說不定當中也隱藏著恩典,是上帝的憐憫。


咒詛是因為缺乏公義

大衛最後決定讓瘟疫肆虐。選擇飢荒要七年(歷代志上廿一章敘事是三年,為了讓編排呈現「三三三」的規律)、戰爭則要三個月,而瘟疫只要三日。不過短短幾日造成七萬人死亡,不敢想像若是選擇其它災禍,會有多大傷亡?其實這三樣災禍在聖經當中不斷反覆出現,指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不斷困擾著我們。飢荒反映糧食危機,有人吃不飽、有人卻能倒掉一大堆廚餘;另外包括土地、生態和經濟的問題,推論到最後會指向上帝的公義。若是資源與經濟是被沒有憐憫的人掌握在手上,勢必苦待窮人、壓榨土地沒有安息,不會公平分享。從飢荒延伸而來的是戰爭,要搶奪資源和土地,是追求富裕的慾望。一旦內心被貪念掌控,可能會做出更多不道德、荒誕的行為,因為眼中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更加強大,不在乎公義。

這可能是大衛和以色列的致命傷,追求更富裕的過程中,忽視上帝的公義和誡命。光看人口回覆報告就知道,大衛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有生產力、能作戰;不在名單中的人隨時能被剔除,因為沒有貢獻。大衛忘記誡命中要求照顧、關懷困苦窮乏的鄰舍,王也是他們當中的弟兄姊妹。

言歸正傳,大衛選擇瘟疫,不僅是因為受苦時間較為短暫,而是這場瘟疫,是上帝直接的行動。選擇飢荒,會有掌握資源的人犧牲窮苦人的疑慮;選擇戰爭,大衛過往的戰爭經驗,知道殘暴的人性。相對而言,大衛評估後認為在瘟疫當中會蒙受上帝憐憫;寧可冒險將自己交在上帝手中,也不願落入敵人手裡:「我們寧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裏,因為他有豐盛的憐憫;我不願落在人的手裏。」(v.24)


在上帝的憐憫之中

敘事提到瘟疫,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從2019年開始,我們面臨全新、未知的病毒COVID-19威脅,甚至在2021年經歷三級警戒,嚴格地戴上口罩、被限制不能出門,當時人心惶惶,相信在場所有人都記憶猶新。瘟疫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聚會模式,在那段時間裡,害怕染疫且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遙遙無期的感覺讓人對於明天沒有盼望。不過在兇惡的日子裡,當一切按下暫停鍵後,環境開始復甦、土地得到休養、抑制惡劣的社交習慣、放緩過度開發的步伐。瘟疫雖然可怕,卻同時是更新,是上帝給予重新開始的恩典,拾起對上帝的信靠與仰望。

當我們看著敘事、回顧過往,我們找到上帝的憐憫,幫助我們對於將來存有盼望和信心。面對各種困難,難免會有悲觀沮喪,卻依然仰望上帝的憐憫,因為上帝的愛恆久不變。敘事中出現的「憐憫」,與「母腹」有所關聯,在原文裡是同一個字,撒母耳的作者最愛使用雙關語,暗示親密擁抱的關係,象徵不論發生什麼事,都有上帝像母親一般的保護。

大衛雖然犯了罪,但是他沒有因此離開上帝,上帝的話依然能影響大衛,他有悔改並且真實面對上帝,他沒有嘗試討價還價,他想起自己的生命、地位、權力都是來自於上帝那難以言喻的憐憫。因此,上帝也會出於憐憫而中止三天的瘟疫。上帝雖然頒布懲罰,同時也是最富於憐憫。我們能在此學習的是不論發生什麼事,都要不斷提醒自己,上帝與我們同在。大衛寫下詩篇103篇,藉著體會到自己重新領受恩典。這首詩篇述說盼望,上帝會拯救我們,祂會執行公義,替我們伸冤,最重要的是耶和華有憐憫,有恩惠,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他沒有按我們的罪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天離地何等的高,他的慈愛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東離西有多遠,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父親怎樣憐憫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憫敬畏他的人!」(詩篇103:8-13),瘟疫象徵著困境,當下看起來似乎毫無盼望,卻只是一時的,只有盼望仍然長存。最後瘟疫止住了,故事的結尾停在上帝的憐憫之中,隨之而來的是上帝的平安與喜樂。


結論

舊約學者布魯格曼說:「聖經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能夠輕易『應用』的。」我們無法將經文套用在自己的處境裡,但是上帝的話邀請我們有開放的想像。雖然大衛接受懲罰,不過他也築起祭壇,獻祭敬拜上帝,這個故事最終傳講的是上帝的公義執行審判,卻也因著慈愛俯聽祈禱和施予憐憫。在世界中充滿愚昧、混亂,我們正身處於人的罪惡敗壞當中,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能實踐信仰,相聚團契、祈禱、吟唱聖詩、心存敬畏,最後不會只剩瘟疫、困境,而是憐憫。生活還要繼續,但是我們與上帝有所連結,在祂的慈愛裡,未來充滿盼望,我們人生的故事,不論在何種處境當中,最後一定會活在祂的憐憫之中。


教會前方的樹叢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