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神話》讀後感想

因著疫情而開始的神學讀書會,擴展了我對神學的新眼界,三年神學院只是啟蒙,真正認識並能稍微拼湊神學樣貌,還是得仰賴牧會中的不能鬆懈,不斷透過閱讀吸收,精進自己缺乏的部分。


那些平常可能不會拿來翻閱的神學書籍,在讀書會的強力壓迫之下,逼得自己非得讀完、跟上討論,不見得能完全掌握書中的奧秘,但是至少在分享裡,偶爾會有亮光照進我這愚鈍又黑暗的腦袋。


最近讀書會又完成一本書,《路德神話》。每次都是前面呈現問號的狀態,到最後快結束的時候,似乎才約略掌握這些神學家或哲學家要談的概念。


其實,在閱讀當下會覺得作者要提的是一種「造神」,某些歷史裡的偉大人物,他們的事蹟會被渲染、放大,標榜他們的精神。


路德就是德國用來凝聚民族的代表,推廣路德反抗權威、抵制腐化的模樣,他的名言「這是我的立場」,被廣泛應用,他遺留下來的聖經解釋、神學著作、講道手稿,或是與敵人的辯論。


特定立場者利用路德的著作,擷取自己想要的片段和論述,在刻意營造的社會脈絡底下重新詮釋,為國家社會主義鋪路,造就日後納粹的興起。最著名的是路德的反猶言論,被拿來當成屠殺猶太人的神主牌。


讀到最後一章才在胤安的指導下,發覺原來作者想談的是,現在大家口中的路德,是被特定意識形態捏塑出來的形象,許多人已經把他定義為「宗教改革者」。


作者克莉絲汀·海默(Christine Helmer),會不會要談的是我們太習慣去脈絡化,路德本人並無意創造一個新的宗派,他是反抗當時教會內的臭酸與僵化,應該要重新定位他是「天主教改革者」。


改革是基於傳統去做創新的變革,在體制內尋求改變,然而現代定義的宗教改革,卻是一種粗暴、不談歷史,與過去一刀兩斷的改變。


這就會是有心人士刻意製造的市場,讓對舊有體制不滿的人能來消費、買單,創立新的宗派對抗舊的體制,刻意避開不談過去,失去歷史感,造成斷裂。這種線性的改革獲得許多支持,因為這種效益最快速方便。


簡單來說,就像是台灣處境底下的民眾黨,高喊的口號是「超越藍綠」,突如其來的改革能打動那些對舊制度有仇恨或失望的人,但是怎麼可能跟過去政治歷史中的藍綠有完全切割?這就是創造新的語言,不問過去,讓大家不用拘泥或思考歷史,從過去到現在,這都是受到歡迎的改革言論。


拉回教會來談,看到長老會許多傳道人一窩蜂強調改革,卻只是拼命將外教派的那一套教導帶回到自己的教會內,敬拜讚美、雙翼、幸福小組…,每一個都是在傳福音焦慮之下的產物,在對人數增長迷思下的安慰劑。


忽略歷史或傳統的改革,只是斷章取義式的口號改革,根本不是真心想要改革,只是想聚攏市場內飽含仇恨值的消費者而已。改革忽視傳統,就是不管文化、脈絡、多元和連結,進而造就悲劇。


不要忘記台灣長老會的傳統精神「焚而不燬」,如果只是想追尋教會人數增長,一心想要進步,卻掩蓋了過去,反而找不到核心,結果是失信於社會,隨波逐流,沒有中心價值。


將改革放到聖經裡來看,歷史中的耶穌並沒有創建獨立於猶太教之外的新興宗教,實際上祂是「猶太教改革者」。但是去脈絡的結果,就是忽視歷史,只抓取自己想要的重點,讓基督信仰從此分道揚鑣,只剩下對立。


最明顯的是保羅那句名言:「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五17)。在現今教會的錯誤詮釋下,只看見「舊事已過」,極力遺忘歷史,否認過去的惡言惡行,過度聚焦在「新」之上。那就是強硬、粗暴的改革,沒有歷史感,只會在某些錯誤裡重蹈覆轍。


歷史不會有最後篇章,永遠都在改革的路上,存有批判的思考檢驗改革,才不會盲目陷入帶著意識形態的敘事。



太座買的馬丁路德樂高人偶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