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善的力量》第五章 做錯事的習慣

杜圖主教在開始的故事裡,回憶起小時候受到「歧視」的經驗,被白人男孩嘲笑是「黑鬼」,這段經歷使他不禁感嘅地說:「他們如此年輕就學會了嘲笑不同種族的人,但這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從別處學到的。」(p.83)



人類在後天的影響之下,學習排擠異類、種族歧視是一個過程,學會以隔離的方式,劃分你我,甚至還能用看似合法的角度,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和規定。事實上,當我們二元化與自己不同的人,我們往往走向不公義的道路,久而久之,我們會失去辨別對錯的能力,甚至歧視會變為個人根深蒂固的惡習。



在這章節裡面,杜圖發出一項令人深思的問題:「如果我們是因著美善而被造的,那麼錯誤又從何而來?」(p.86)其實這個問題就是邀請人來思考,邪惡從何而來?當然,在基督教的脈絡底下,我們很快能夠聯想到在聖經《創世記》中,亞當、夏娃、蛇和禁果的故事,上帝創造美善,但也賦予人絕對的自由,讓人類有自行選擇、決定的能力,一開始我們的確也活在美善之中,只是我們都清楚在伊甸園裡所發生的事,當人類咬下禁果的那一刻,學會了推卸責任,引發了關係破裂的危機,用合理化和部分真相來掩飾自己的錯誤,邪惡從此像病毒一般,成為一種傳染病不斷擴散,感染了上帝創造的美善,直至具體的傷害別人成為普及之事。



所有我們現在所見的殘酷、屠殺和惡毒,都並非一日之寒,每件邪惡事情的背後,都是一條小心地由美善走到邪惡的道路。(p.88)為了容許自己做更大的惡事,我們的行道通常需要更多合理化的藉口支持,以宗教發動的戰爭、以上帝之名消滅敵人,都是打著真理的旗幟,滿足個人內心慾望而已。它通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面對「那些」敵人,最先做的事,是污名化「他們」,冠上非人化的名字,抹黑、污衊、貶低和醜化,讓他們不再被視為「人」,最後才發動戰爭。例如納粹屠殺猶太人。



聖經裡描述的墮落,不是像巨浪般襲來,它是緩慢、靜悄悄地、一點一滴滲透進來,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當我們偏離正軌,不一定是突如其來的一次爆炸,而是一連串錯誤的步驟,等到發現時,已經離美善有不小的距離。我們很少意識到,就是一個又一個微小的錯誤,導致更大的謊言,造假的報表、偽裝的病情、刻意隱滿的行蹤及說出部分真相,都會導致更大的錯誤與災難,每一件小事都不會是罪大惡極,卻會為下一個錯誤開門,為邪惡設立場景,小小的錯誤,都是鋪成通往行惡的道路,讓我們失去喜樂的生命。



正因如此,許多「生命的原則」會包括每天檢視自己的良知。生命的原則就是一套在宗教群體裡,人人都願意遵守的規則。「在這件事當中,上帝在哪裡?」這條簡單的問題就能好好省視自己的行為。(p.89)我們總會犯錯,有時我們的行動及說話既不美好、也不必要,甚至往往得罪、傷害人,但反省並不是令我們感到羞恥和罪疚,那只會帶來更多逃避的藉口,而且使得罪惡更加合理化,以及更多的暴行,反省是讓我們意識到對人造成的傷害,了解在還來得及彌補時,有所修補的行動。



愛,其實是勇敢去說「對不起」。它不會讓我們感到懦弱和膽小,而是知道我們本來就是軟弱和有所限制,道歉和饒恕能打破做錯事的漩渦,自我饒恕也是救我們脫離錯誤習慣的金科玉律。有時候,我們不需要透過很正式的自我檢視才能離開歧途,一個問題、一句評價,或是一個觀察就能讓我們轉離錯誤。



杜圖舉了一個相當有趣的例子,是女兒默福牧師的親身經歷,她喜歡在飯桌上放一盤新鮮水果,盤子裡盛滿各式各樣豐富的果子,有些會因為熟透,來不及吃而爛掉,這種情況通常會拿去丟掉,直到有一天,有個人拿著垃圾桶裡爛掉的水果來找默福牧師,詢問說:「你介意我要這個水果嗎?它只是一小部分壞了,我可以切掉它,然後吃其他部分。」丟掉水果並不是滔天大罪,但是當她面對面遇到一個會從她的垃圾桶翻找食物的人,讓她學習到要為自己擁有的一切感恩,並為此去分享。



美善的操練,留意、體會、思想、享受和感恩,並不是很難學習的規則,但確實是一些磨練,而且需要刻意去操練,那些容讓錯誤去根植的習慣,一時不留神、無視、忽略,因著忙碌而分散注意力,一顆不懂感恩的心,都很容易控制我們,無法活出美善。每一個錯誤根植的習慣,往往都源於另一個習慣,我們的生活既忙碌又填滿瑣碎的事,我們幾乎沒有機會休息,忙碌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心不在焉。我們需要劃分一點時間休息和重新得力,恢復對身邊人事物的敏銳和留意程度。陪伴和聆聽都必須讓自己有足夠的深度休息。



「不聞不問」的態度不是休息;「放空」也不能恢復精神。當我們任由思想放空,只會假裝在留心,其實內心早已飄走,無法專注在眼前的人事物,沒有活在當下,自然耳朵和心靈都會是封閉、無法敞開。



我們以為看影片追劇是一種放鬆和休息,實際上更讓我們的腦袋和精神耗盡,影像不斷傳輸訊息到我們裡面,疲累的大腦無法真正休息,因為我們內心時刻充滿焦慮,我們想要放空,卻又害怕浪費時間,想要「應該做點什麼」,我們有內疚的感受,想要休息卻又不敢真正休息,找點事情做卻又沒有讓自己真正獲得喘息,沒有休息會覺得後悔,但是真的想要休息又會覺得充滿罪惡感,我們就在此無限的惡性循環裡擺盪,擔憂和後悔、內疚和焦慮,都不會讓我們擁有感恩的心。真正的歇息和恢復會讓人有感恩的心,重新得力讓我們有精神去感受、思考和品嚐每一刻,留意身邊的事物,專注就是操練美善的關鍵所在。



當我們遇上困境,我們會仰天長嘯:「為何偏偏選中我?」當好運臨到我們,一顆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問:「為何會是我呢?」佛教的淨以觀和依納爵靈修的日常自我檢討操練都指向一個道理:當我們細心留意,便可以在行惡的道路裡停下來。留意自我也讓我們明白自己有多容易將行惡成為習慣。(p.93)邪惡並不會像海嘯般突然淹沒我們,如果每天都能留心在周遭的環境、自己內在的聲音,有些錯誤能夠懸崖勒馬,並讓我們有智慧、能力做出美善的選擇。



杜圖主教邀請我們安靜,聆聽上帝對我們內心說話:


我聽見你下墮時的呼喚。

你被自己的惡行所絆倒,

然後跌進了罪疚和羞恥的無底深淵。

但其實並沒有深淵,那只是一個幻象。

你不會跌離我的範圍。

我自亙古便與你同住。

夢見你便使我喜悅;你的存在讓我高興。

每一刻都是你的選擇。

每一秒你都可以活得豐盛,不致失敗。

每一秒都充滿可能性。

我沒有為你刻出一條你必須跟隨的道路,

我們共創里程,是你和我一起創造的。

我為你安排美善為終點,

而在你面前亦有一片美善的田野。

聽我說,雖然路途未必易走,

但每一步都會讓你擁有喜樂。

要是聽了那誘人的聲音,你的路途遍滿是躊躇。

我相信你,我的孩子。

即使你跌倒了,路仍未走完。

你可以從地上爬起來,然後回轉。

你可以悔改,然後回到在我裡面的家。

尋找我。

你會尋見我。

我從亙古便一直在這裡。

我會在這裡直到永遠。

我在等你,你會尋見我。






鹿野漂鳥197裝置藝術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