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九36-43 起來!

前言

復活是一種信仰體驗,在聖經裡經常用「睡著了」來替代一個人的過世,因此我們能夠將復活想作是「起床」,從睡眠狀態當中睜開眼睛。我們從未看過、也無法看到肉體復活這類的神蹟,不過信仰卻提醒我們,當我們軟弱、沮喪時,內心如同死亡一般的灰暗,復活就是我們重新獲得力量的展現,在今天的經文中,上帝將要透過彼得的行動邀請我們,一同在聖靈的引導下,追尋復活的盼望,願上帝的話帶給我們新的眼界和幫助。


沒有期待復活

第九章開始,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紀錄掃羅蒙恩、悔改、洗禮和為主宣講的事蹟,接著他又將鏡頭切換回到彼得身上。彼得就像他的老師耶穌一樣,四處行醫治,幫助信徒堅定信仰、仰望上帝,彼得不是為了利益、舞台,而是為了讓人看見上帝的恩典。彼得四處宣教,來到呂大,在那地做了許多事工,包括醫治了一位癱瘓的病人以尼雅,彼得不是靠著自己的能力,他奉耶穌基督的名向病人宣佈:「耶穌基督醫好你了,起來!整理你的褥子吧。」(使徒行傳九34)以尼雅重新站立,再次能夠行走、奔跑,彰顯耶穌基督的能力,這件事流傳在當地,彼得霎時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許多人看見他就信耶穌。

在距離呂大約二十公里的約帕,字義是「美麗」,是一個靠海的地方,是一座美麗的海港。在這裡有一位敬虔的女門徒,她的名字叫做大比大,她非常有愛心、樂善好施、賙濟窮苦家庭,或許她是最早在當地建立慈善福利事工的創辦人,因為大比大幫助的都是社會最底層、最弱勢的族群。不過命運實在太不公平了,似乎好人都不長命,一位常做善事的人,竟然得了無藥可醫的絕症,深受病痛折磨,沒過多久大比大就因為嚴重的病情撒手人寰,教會弟兄姊妹按照一般喪禮習俗,將她的遺體清洗乾淨之後,放在樓上房間內,一方面隔絕屍臭、蒼蠅;一方面讓人可以瞻仰遺容。

我們看到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操作,門徒在大比大死後,立刻差派人去找彼得過來,而且還沒有告知他原因,只是請求他火速趕來。上個禮拜有提到,因為我們已經先看過經文而有「上帝視角」,我們知道彼得會在大比大身上行出復活的神蹟,卻因為太快知道結果,忽略了過程的細節。為什麼門徒們不在大比大一開始身患重病時,就去請彼得來醫治她?我們不知道答案,但是我們從能眾人的種種反應和舉動來推測,他們不一定有什麼期待,很有可能他們急忙地請彼得過來,只是想邀請他主持告別式。也就是說,他們原本沒有想過自己會親自經歷到「復活」的神蹟。


不再期待復活

我們可能也與這些在約帕的門徒一樣,從未想過自己會經歷「復活」的奧秘,即便我們都有聽聞過耶穌復活,卻沒想過有一天會體驗到復活。當然,我們不是要強求過世的人再次復甦,曾經耳聞過有一個教派,他們想要看見復活的神蹟,於是為了剛過世的弟兄迫切禱告三天,結果你們知道發生什麼事嗎?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上帝並不是有限的人可以用禱告控制的,如果人的祈禱能夠操控上帝完成任何願望,那個可能是阿拉丁神燈裡面的精靈。而現今教會的問題就是用各種手段將上帝縮減到可控的範圍,想要透過敬拜讚美,呼求聖靈的方式就是一種控制,或者常聽聞許多基督徒會說感受到聖靈充滿,想要將聖靈描繪成偉大的力量,其實聖靈每天都在我們的生活中做工,只是祂隱身在我們平常、單調、無聊的日子裡面,可是我們的試探就是想要看見奇妙的事情發生。

因此我們跟故事中的門徒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沒有期待復活的神蹟;而我們則是殷殷期盼復活的神蹟彰顯。不過兩者的危機都是一樣的,就是不相信上帝的主權,一個是不期待看到改變;一個是想要改變,但是要自己可以控制的。導致每次我們的禱告都希望上帝解決眼前難以應付的困境、醫治難以啟齒的疾病,每當這些困難沒有隨著我們的祈禱而改變、消失,我們會對上帝洩氣、失望。對於生活不再有期待,因為生活當中充斥著一大堆的煩惱;生活的重擔和壓力消磨我們對上帝的信心,我們的心就如同大比大的生命一樣,死了、結束了,此刻我們對上帝的盼望停留在「停屍間」的空間,只是等著埋葬而已,我們內在充滿無法言語的悲傷,我們的信心崩塌、不再追尋上帝,因為上帝沒有照我們的祈禱實現。


聖靈帶來復活的氣息

使徒行傳其實有一個隱藏的重要主題,就是聖靈的工作,我們會看到使徒行神蹟,但是重點是上帝的聖靈運行和引導成就,並非人身上有著偉大的力量,一切都是聖靈的安排及恩典。不論在哪裡有無助、困難和綑綁,都因著上帝工作而得到釋放、自由,而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三章17節,說過一句話,正好就是使徒行傳的焦點與精神所在:「主的靈在哪裏,哪裏就有自由。」除了聖靈的工作之外,使徒行傳也讓我們看到,凡是感受到聖靈的人,都會成為耶穌基督福音的見證人。聖靈的工作是超乎我們想像的作為,原本沒有想過自己會得到醫治的人,在近乎絕望的心境,反正一切不可能有所好轉的情況之下,聖靈就帶來轉變,因為聖靈就是延續耶穌基督在世上的工作。

約翰福音十四章16節裡面,耶穌曾經說過:「我要求父,父就賜給你們另外一位保惠師,使他永遠與你們同在。」聖靈就是基督在地上的代表,經歷聖靈的工作就是幫助我們想起基督的教導,同樣在約翰福音十四章裡面,耶穌說:「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把一切的事教導你們,並且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翰福音十四26)聖靈啟示我們記起基督的話,並且幫助我們在沒有任何指望裡面,想起基督給予我們平安、醫治和盼望,上帝恩典的工作就是轉化,在我們內在的飢餓、貧瘠和缺乏底下,祂藉著基督將豐盛賜給我們、改變我們的生命,讓我們不再活在世界的價值,並使我們撇見上帝國度的樣貌。

聖靈奇妙的作為,祂讓普通的漁夫向聖殿宗教權威、受高等教育的人士講道(使徒行傳第三章);一輩子癱瘓的乞丐能夠再站起來(使徒行傳第三章);教會內管理飯食的執事成為福音的講員(使徒行傳第七章);原本敵對教會的人成為福音忠實的宣教士(使徒行傳第九章)。上帝的工作總是令人跌破眼鏡,祂經常使用卑微、被人輕視的人,不是這些人多麼厲害、了不起,一切都是聖靈的工作。彼得也用禱告祈求過世的婦人再次復活,他的禱告蒙應允,大比大在聽到彼得的吩咐之後,再次睜開雙眼,那是聖靈的工作,這段經文主要不是呈現彼得的信心,也不是讓我們看見彼得的禱告有多靈驗,而是告訴我們此時此刻,我們就活在聖靈的帶領之下,每個人都能夠經歷聖靈的工作,不是去在乎神蹟的程度大小,而是去注意我們是否因為敏銳察覺到聖靈的作為而讓生命獲得轉變。


經歷復活需要一句「起來!」

聖靈一切的作為、神蹟奇事不完全是要堅固我們的信心,更多是為了幫助我們知道一切都是上帝的主權,在祂允許裡面凡事都能得到轉變。聖靈的工作是在我們已經筋疲力盡、分神乏術、焦頭爛額的各種情況,看見上帝與我們同在,在糟糕透頂的事情上要彰顯盼望的時刻。就像大比大已經死了,沒有生命、沒有盼望;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雖然還有呼吸,內心卻不再期盼改變,像是行屍走肉一般,日子還是照常要過,我們還是照自己的老樣子生活,沒有感受到上帝特別的力量與恩典,但是聖靈的作為就是在一瞬間,讓我們重新擁有力量、生命和恩典的感受,從沒有盼望到有盼望之間,就是一道命令、一個行動,「起來!」

痛苦提醒我們,有限的人需要永恆的上帝,我們在痛苦和絕望裡發現自己的軟弱,但也因著認識基督的軟弱而得以獲得拯救,因為我們不是孤單地面對所有的難題和恐懼。故事中有一群容易被忽略的群體,哀傷哭泣的寡婦,這是個傷心痛苦的團體,但是故事也提醒我們,這是一個屬於基督的團體,是教會、是團契,不論是正在哀傷絕望的生命,還是已經死亡冰冷的生命,此刻都是基督的肢體。而在基督裡,我們的受苦就是基督在受苦;基督的受苦也是我們在受苦,為此,我們可以知道自己正走在十字架的道路,那代表什麼?表示我們的生命過程裡會經歷苦痛、沮喪,但是受苦才會讓我們不再靠自己、相信自己,並且粉碎自我驕傲的高牆,正因如此我們才能準備經歷復活的盼望。沒有十字架就沒有榮耀、復活;沒有從十字架底下經過,就無法通往上帝的路,基督的復活就是我們的復活,我們將有新的力量和盼望。彼得的行動要我們從絕望中起來,在痛苦、憂愁時,要做的事情就是獨處祈禱,他沒有要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己的能力,不然他可以在眾人都在場時,讓大比大復活,讓信徒更崇敬他或是更相信上帝,但是他沒有這樣做,他清楚知道這是上帝的力量。

如果我們想像自己是彼得,我們真的知道祈禱之後,大比大就會復活嗎?其實如果我們是彼得,應該不會知道禱告過後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只是在禱告之後,交託給上帝,我們做該做的事,剩下來的事情交給上帝。因此即使彼得禱告無效,大比大沒有復活,我們也能知道這個團體也會在聖靈的工作裡面得到安慰和激勵。所以祈禱的重點不是看到神蹟,不是為了看見改變,是在禱告之後,要知道我們的困境可能仍然存在,禱告沒有蒙上帝垂聽,並非是上帝不愛我們,正確的禱告乃是祈求上帝給我們勇氣和力量去面對困難,而非祈求解脫,復活的力量將帶給我們盼望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困難。


結論

我們與復活盼望的距離,只有一句「起來!」祈求聖靈帶領、祈求聖靈賜予我們力量,能夠「起來」尋求上帝,聖靈不是在祈禱後才展現能力,聖靈每天都與我們同在,在平凡無奇的日子、在絕望沮喪的時刻,聖靈都在為我們服事,保羅在羅馬書第八章26節說: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知道當怎樣禱告,但是聖靈親自用無可言喻的嘆息替我們祈求。」聖靈無時無刻都在我們身上動工,而我們需要一句「起來!」讓垂頭喪氣的我們,能夠抬頭仰望上帝,明白上帝是我們的幫助,詩篇廿三篇開頭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也在聖靈的帶領之下,體會到詩篇廿三篇結束時的宣告:「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願上帝透過聖靈讓我們在絕望痛苦中「起來!」知道上帝的慈愛是我們的盼望。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