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十三章11-14節 披戴主耶穌基督

 經文

 11還有,你們要知道,現在正是該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了;因為我們得救,現在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 12 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所以我們該除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 13 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在白晝行走。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淫蕩;不可紛爭嫉妒。 14 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只顧滿足肉體,去放縱私慾。


前言

進入待降節第一主日,今天點起的燭火象徵著「盼望」,為了處在黑暗中的人們燃起希望,願上帝藉著禮拜、經文安慰我們,使我們在絕望裡,看見上帝的光,持守盼望、繼續向前。


保羅與羅馬書的關係

保羅寫信給教會的目的,時常有問安,鼓勵、或是責備,而羅馬書特別的部分在於,保羅從未拜訪過羅馬地區的眾教會,不過與加拉太書比較起來,保羅給羅馬教會的書信裡,用正面角度指出律法的功能,可能是因為在羅馬教會中,信徒多數是外邦人,不熟悉猶太律法,因此需要教導會眾,免得被律法主義的猶太信徒誤導,但是最重要的,是勸勉弟兄姊妹持守信仰,因為基督徒在帝國文化的影響之下,保羅必須給他們方向,讓他們思考基督教的福音,與帝國的風潮有什麼不同之處,當然,保羅的用意是希望他們遵從福音的標準,知道基督是人生命中最好的抉擇。

話雖如此,不過當時教會面對的處境的確有許多掙扎,跟隨上帝國的價值,是否意味著敵對現在的政權?因此在第十三章,保羅開頭就傳遞一項事實,耶穌宣揚的國度絕對是唯一的盼望,卻不是透過暴力流血來成立。如果我們相信上帝,就更要等候上帝的主權,地上的權柄雖是上帝設立,也的確有人會濫用權力。順服政權是因為相信上帝的憤怒和公義,藉著上帝給予我們的良心來判斷,若生活在民主政權,我們就需要監督;而生長在獨裁國家,需要透過非暴力的抗爭行動,表達自己活出基督價值的決心。保羅並非不敢碰觸政治議題,是因為宣教是他優先考量,而且在他寫羅馬書之前,羅馬政府尚未大肆迫害基督徒,所以我們在十三章裡會發現,保羅其實是冀望教會,雖然活在地上的政權統治底下,卻可以勇敢活出上帝國子民的見證。


羅馬教會的處境

其實保羅也在提醒弟兄姊妹注意一件事,就是不要只想追求敬虔的靈性,進而躲避,或是敵視世界。上帝國與世界的價值絕對不同,但是並非要我們為了反對而反對,我們很容易混淆,反而讓教會與世界疏離,加深了上帝與人類之間的鴻溝,認為上帝與世界毫無瓜葛,狹隘觀念造成教會想藉著不斷提升靈性,好讓自己與眾不同,結果形成了靈性上的傲慢。因此保羅才在十三章的經文中間指出,愛才能成全律法,靈性的最高境界,不是擁有許多外在顯眼的恩賜,而是被呼召過著彼此相愛的生活,比起偉大又亮眼的神蹟,最大的神蹟是甘於平凡、知足,在日常的家庭、工作生活中,享受每天正在做的事,煮飯、洗衣,陪小孩聊天、幫助有需要的人。

保羅特別提到十誡中的誡命,就是要告訴信徒,遵守律法,不是要求和規定,而是為了回應上帝的慈愛,不僅止是因為姦淫、殺人、貪婪和偷盜是不對的事情,更加是因為這些事情會帶來傷害,簡單來說,遵守律法是因為愛,不是因為刑罰。如果有人認為遵守規範就能讓自己擠身於靈性的菁英地位,脫離凡夫俗子的階段,就是想要排除不符合資格的人,甚至也排除了上帝。那麼保羅就時常在他的書信裡,提到上帝所看重的,乃是愚昧、軟弱、卑微和被鄙視,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一章22-23節裡,就明確表示:猶太人要的是神蹟,希臘人求的是智慧,我們卻是傳被釘十字架的基督,這對猶太人是絆腳石,對外邦人是愚拙。」在同一段哥林多前書的經文裡,保羅更是直接地挑明:「上帝揀選了世上愚拙的,為了使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為了使強壯的羞愧。」(哥林多前書一27)


我們面對的困境

保羅的呼籲裡,不難發現上帝國的價值絕對是與世上任何政權、文化完全南轅北轍,而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辨別正確價值,以基督的方式來回應我們面對的各種處境。對應今日台灣社會,選舉剛過,不論我們支持什麼人,總之希望會有新氣象和改變,但是令人感到難過的,是選舉前的抹黑和爆料,抓住別人的黑歷史、痛處進行攻擊,為了贏得選票,不惜貶低對手的一切,學歷、論文、醜聞、加班費…,彷彿像是小孩子吵架,還要人選邊站來支持。我們會發現自己身處在不健康的文化裡面,動用許多資源卻是放在宣傳造勢,我的小兒子認認有一天回家,突然開口說:「他們只會放鞭炮,還會做什麼?」這的確值得我們反省,扭曲的政治生態讓某些政客並不會認真做事、也不會專注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會拿放大鏡檢視對方缺點,只會散佈未經查證的謠言,吹捧自己的功績,帶來戰爭和仇恨,說難聽一點,光是應付彼此間的惡鬥就飽了,那還會有時間、心力為人民做事?另外一個值得反省的是,我們選舉時是只看政黨、還是在乎一個人的努力、能力?

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保羅勉勵我們披戴上主耶穌基督,讓我們不會被亂象、情緒所左右,經文的反思得到提醒,不是為了政黨而活,也引導我們看見流行文化帶來的弊病,在現今消費主義的影響下,掀起一股「快時尚」的風潮,大量便宜的服飾,讓人能夠不斷淘汰舊衣服、購買新衣服,不自覺形成隨意丟棄、浪費的文化。「披戴主耶穌基督」的神學概念,就是為了讓我們知道自己是誰,又該做什麼,如果不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很容易會迷失在主流媒體渲染下的價值。簡單理解,就是穿錯衣服,穿上新衣就能改換成自我形象,主流文化刻意塑造一種觀念,只要穿戴最新服飾,就是走在時尚尖端,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就是要人將重點放在追求外在,結果就是不斷羨慕別人有新衣服可以穿,想要和別人穿的一樣,不會珍惜現在擁有的恩典,到最後連上帝也被當成消耗品。失去根基便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就像是童話故事的國王新衣,穿戴自我安慰的謊言,因此,保羅的焦點很明顯,只有穿上耶穌基督這件外衣,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是誰,才能在面對各樣問題時,知道該如何面對,在各種文化中辨別正確的價值。


盼望就在前方

雖然我們對現況總是會感到失望、沮喪,世界的價值和吸引,有時候也讓我們沉淪、迷失,明明活著卻是醉生夢死、行屍走肉,畢德生牧師在《翱翔的基督》裡提到,在我們眾多的罪惡之中,有一項是褻瀆神聖的時間,因為時間是上帝的創造,生活沒有目標和盼望,就是沈溺在某些讓我們會忘記時間的事物上。現在我們面對許多誘惑,手機讓人在網路上流連忘返,可能滑一下追個劇,一整晚就這樣不見了,虛度光陰會沒有現實感,因為沒有盼望,只想讓自己浸泡在忘卻痛苦的時間裡面。所以保羅大聲疾呼,要我們從睡夢之中甦醒,不要試圖透過其他事物來讓自己獲得滿足。

如果此刻我們感到黑暗、無力,這是黎明將至的時刻,光明的盼望就在前方,與上帝的慈愛相連結。因為上帝的拯救是以愛為出發。美國人權牧師馬丁路德金恩說:「黑暗無法驅走黑暗,只有光明可以;仇恨無法消除仇恨,只有愛能做到。」這句話呼應了保羅,我們不可能透過上帝以外的作為及盼望,來使自己得到幫助。保羅進一步使用軍事語言,帶上光明的兵器、裝備,這是在表明基督徒的生命,就像是準備要參加戰鬥一樣,這不是要信徒全然抵制文化,不是對政府引發爭鬥,因爲我們要對抗的,其實是那些會使我們跌倒、無法擁有好見證的邪惡,原來要對付的敵人是我們內在。上帝就曾經藉著先知耶利米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利米書十七9)可見人的內心往往是拒絕福音之處,雖然外在的誘因不少,但是真正的敵人在我們裡面,有些流行價值的聲音會呼喚我們離開上帝,但能真正做出選擇的人是我們自己。披戴主耶穌基督,就是以基督的心做心,學習基督的樣式,謙卑、低調與溫柔,不再只顧及自己的享受與滿足,懂得約束自己不致到失控、放縱,披戴主耶穌基督,就是以基督信仰來做生活當中的每一個選擇。


披戴主耶穌基督

不是信耶穌之後,人生就自動變美麗、順遂,披戴主耶穌基督,是一種需要人主動去做的事,是學習用基督的眼光、用愛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以祂的方式思考,知道世上一切社會、文化以及價值,都有正反面,披戴主耶穌基督,就是學會如何判斷哪些能夠吸收,又有什麼需要去拒絕。在我們實際生活處境裡面,會遇到壞事、壞人,那些都是無法避免的,不是說信耶穌之後,世界就充滿美善,披戴主耶穌基督,就是願意為黑暗的世界注入光明、為罪惡的地方注入良善,願意不論遇到什麼事,都以基督的良善來回應。

披戴主耶穌基督不代表問題會得到解決,不會成為背後有神聖光環的聖人,我們會意識到所有事情都有問題,甚至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是如此不完全,同時也明白別人不完美,教會與基督教機構,如同世界一樣從來都不神聖。進入待降節期,預備耶穌基督的誕生,就是等候和反省。這個世界、教會,甚至就是我們的內心,就像馬槽一樣,其實是骯髒又臭氣熏天的地方,但是上帝選擇以道成肉身的基督進入腐敗的世界,讓我們得到拯救、獲得盼望。待降節的啟示、默想是幫助我們能以基督的樣式活在此時此地,散發基督的芬芳香氣。世界或陰暗的角落會因此變好嗎?其實我們沒有答案,但是我們清楚知道盼望就在前方,每個人都需要耶穌基督的救恩,而我們能夠選擇以基督的角度來回應現在所面對的痛苦。


結論

上帝以人的身份進入世界,表示祂並非離我們相當遙遠的上帝,道成肉身的基督呼召我們,活出基督樣式,代表我們每天都會面臨掙扎,但是這才是真正的披戴主耶穌基督,如果我們每天都很開心、沒有半點艱困、掙扎或反省,那有可能披戴的不是基督,披戴主耶穌基督是願意回應上帝的愛,甘願受苦,背負十字架,當世界強調報復,我們能有拒絕暴力的溫柔;當世界擁抱力量才是一切,我們懂得軟弱才是謙卑,當世界充滿惶恐,我們在害怕中仍然有勇敢,披戴主耶穌基督不是要我們成為了不起的基督徒,只是要我們跟隨基督的腳蹤,走向上帝應許的盼望之地。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