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一1-28節 臉上不再帶愁容(無閣憂頭結面)

祈禱

賜給人福音的上帝,願我們的心靈,透過祢聖靈的工作,使我們的生命得以改變,祈求祢賜給我們,願意傾聽祢話語的耳朵;賜給我們能夠看見祢大能作為的眼睛,並使我們有敞開的心,接受祢的話語,讓我們明白福音的奧秘。同心祈禱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哈拿的羞恥

撒母耳是以色列民族末代士師,第一章是撒母耳出生之前的故事,他的父親叫做以利加拿,有著虔誠信仰,每年固定到聖殿獻祭。經文緊扣著一個方向,就算信仰如何再好,仍然會遇到問題,以利加拿有兩個老婆,照常理說,丈夫會疼愛為家族延續香火的老婆,以利加拿的確也盡到身為一家之主的義務,照顧有生育的毗尼拿,和他們的兒女。但是他卻更加倍疼惜未有子嗣的哈拿。問題來了,哈拿不論如何努力,都無法生育,上帝關閉了她生育的能力,對於哈拿來說,是無形且巨大的羞恥。我們很快就能體會哈拿的心境,每個人內心,都隱約認同要做出有意義的事,才能證明自己有其價值。哈拿無法完成當時的標準,身為女性又是人妻的第一要務,是生兒育女,哈拿感到痛苦的地方,是她沒有辦法完成這個使命,也必須不斷承擔這份恥辱,令她痛苦壓力的源頭,來自於她的家人。


因愛而傷

經文簡短幾句話,就精巧勾畫出這個家庭的狀況,大小老婆的關係並不和睦,母以子貴的毗尼拿,掌握話語權且強勢;搞不清楚狀況且偏心的以利加拿,沒有設身處地去了解家人的難處,沒有換位思考,身為男性很會給予建議要解決困難,忽略了照顧家人情緒,他的愛出於真心,卻引起嫉妒和憎恨,造成家庭紛爭。經文沒有簡化人類的困境,就算是聖經人物,都跟我們一樣要面對痛苦的情緒,與複雜的人情世事,即使是信奉上帝的家庭,就算實踐聖經所教導的愛,也不能倖免。

人性的軟弱是無法對所有人付出同等的愛,而人也永遠不覺得愛能夠平等對待。舉例來說,牧師兩位小孩,不論父母盡力分配對等的愛,永遠有一方覺得不公平、永遠有一方覺得自己不被愛。經文呈現的,是一個男人愛著兩個女人,但是他更傾心於哈拿,毗尼拿不受寵,覺得被排擠而怨恨哈拿。以利加拿越是對哈拿疼愛有加,越是會激怒毗尼拿,我們能夠清楚感受毗尼拿的酸楚,不被愛的人將受傷轉化成攻擊、憤怒轉為怨恨。毗尼拿不時嘲笑哈拿,故意提起哈拿無法生育的事情,是「無路用」的婦人,突破她脆弱的心理防線,使得哈拿幾近崩潰、發怒、大哭,吃不下飯。


無法得到安慰

家庭是人得以有安全感、溫暖、痊癒和舒適之地,卻是哈拿心靈受傷之地。家庭流露著愛,卻也有衝突,哈拿的難過是因愛而起,愛並非毫無問題,愛某人甚於其他人,不止製造了緊張關係,還引發言語暴力。因此以利加拿看來不夠敏銳、沒有同理心,他想安慰哈拿,反而適得其反,哈拿心裡依然愁苦、以淚洗面。雖然以利加拿出聲安撫:哈拿,你為何哭泣?為何不吃飯?為何傷心難過呢?有我不比有十個兒子更好嗎?」(v.8)這句話絕對無法安慰哈拿,這句話更令人有一種想法,是要哈拿不要哭了,企圖阻止悲痛的人發洩情緒。

經文引出一個反差,不被愛的人會受傷,沒想到,擁有許多愛的人也會有委屈。人類的軟弱與限制讓愛扭曲,就算我們多麼有愛,還是必須回到上帝面前,因為我們只是凡人,如果沒有回到上帝面前,人自私且缺乏自省的愛,也有可能變得面目猙獰,以愛為名的慾望最可怕,是人最常使用的伎倆與手段,結果愛變成人類犯罪的藉口,甚至將愛昇華至意識形態,對國家、宗教的熱愛,往往演變成暴力的展現。

我們以為痛苦是因為缺乏愛,但是英國文學大師兼神學家魯益師(C.S. Lewis)在他非常出名的著作《四種愛》裡面,有這樣的論述:「很多時候,家庭的不快樂,非但不是因為缺乏愛而引起,而是愛過剩所造成。」家庭講求相愛、接納,卻同時是盲點,如果愛朝向錯誤方向發展,卻又被要求一定要接納,就會導致痛苦。哈拿被要求忍氣吞聲、包容和壓抑,都是一家人何必計較?她的辛苦沒人看見,她的羞愧沒有得到釋放,悲傷無法得到安慰。


臉上不再有愁容

如果哈拿選擇回擊毗尼拿,那麼家庭就會深陷永無止境的泥沼之中,而且她反擊的力道可能很小,她無法生育,這件事讓她羞愧,她擁有丈夫的愛,卻喪失話語權。以人的力量和方式無法脫離憂悶、痛苦,但是她選擇回到上帝面前祈禱。經文巧妙的安排,引領我們看見上帝的作為,以利加拿給哈拿「雙份」的祭肉,在希伯文裡面,「雙份」有另一個詮釋,是「臉孔、面子」的意思,哈拿得到的比較多,應該是意氣風發。結果她呈現的面容是哀愁、黯淡。透露出只有上帝能賜給我們面容有光采,哈拿尋求上帝,對照民數記第六章的經文裡,祭司的祝禱:「願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民數記六25)哈拿的行動回應這個祝福,表明仰望上帝的人滿面光彩,他們的面容將不再有憂傷、失望和羞愧。

不過,那是極為漫長的等待,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哈拿到聖殿祈禱、哭泣,她並沒有聽見上帝回應。這時候,我們能瞭解她的痛苦,因為我們有同樣經歷,一直努力卻沒有結果;拼命祈禱,但是狀況沒有改變,好似祈禱沒有被上帝聽見,困境沒有被上帝看見,不論我們如何努力,甚至是徹夜祈禱,困難依舊沒有消失。我們意志消沈、灰心失志。哈拿的祈禱鼓勵我們,仍舊要持續祈禱,她並不是以人的方式解決問題:找人抱怨、責怪丈夫、回擊報復。她選擇持續仰望上帝。


痛苦讓我們與上帝連結

或許我們都聽過一些信仰見證,父母將生病的孩子獻給上帝,病就得醫治。哈拿的祈禱也是如此,她希望能夠生育,她將這個孩子獻給上帝,我們都知道結果,上帝賞賜給她一個孩子。我們羨慕這般的祈禱,許願、還願,進而使祈禱實現。但是基督信仰所強調的重點,從來不是禱告後,能使願望成真,而是信靠上帝。

祭司以利看見哈拿在默禱,以為她喝醉,經驗老道的神職人員,竟會錯判一個人的信仰狀況,雖然不清楚是什麼原因,但是卻也讓我們知道,沒有人能懂哈拿的痛苦。哈拿澄清自己並沒有喝酒,並誠實交代自己的心境,她的愁苦,只能藉由祈禱抒發,她的痛苦只有上帝能懂,哈拿的痛苦使她與上帝連結。

祭司以利的回答,指出上帝傾聽受苦之人的祈禱與心聲,而且沒有將建議或指責放在痛苦之上:平平安安地回去吧。願以色列的上帝允准你向他所求的!」(v.17)經文表示上帝照顧困苦、煎熬的人,與受苦者同在:耶和華顧念哈拿。」(v.19)聖經不斷邀請我們注意到,上帝是活著的,有情感、會受傷,祂並非冷冰冰的上帝,不是在天上冷漠地觀看我們、置之不理,祂會記得、會顧念、會紀念。

日本神學家北森嘉藏(Kazoh Kitamori),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寫出《上帝之痛的神學》,上帝是受苦的上帝,上帝因著人類的罪惡感到痛苦;上帝為著人類的痛苦而痛苦。我們藉著自身的痛苦來體會上帝之痛。也就是說,若是認真地去思索與體驗我們的痛苦,這就成為我們與上帝連結的管道。北森嘉藏提到:「信仰者,是自覺地進入上帝之痛中,且能意識自己的痛苦是上帝之痛的一群人。而不信者沒有認識到自己的痛苦是上帝之痛的象徵,痛苦越劇烈,越遠離上帝,從而徹底斷絕與上帝的關係。」簡單來說,有些人在痛苦中能夠看見上帝、認識上帝,但是有些人卻只有凝視著痛苦而已。

這是我們教會舉辦讀經營的原因之一,就是讓上帝的話自己對人說話,有時候我們急著想向大家解釋上帝的全能全知,急著告訴別人經文背景、脈絡和詮釋,卻忘記上帝自己會工作,上帝的話語如此之廣大、奧妙,我們說的話絕對無法比上帝的話偉大,但是情況剛好相反,我們放大了自己的話、優越感和痛苦的感受,上帝的話反而變渺小,我們就無法仰望上帝。

哈拿仰望上帝,致使她聽見上帝的安慰,「臉上不再帶愁容。」(v.18)那時候她尚未懷孕,仍然在痛苦之中,她帶著上帝的平安回到自己的環境裡面生活,上帝恩待她,賜給她一個兒子撒母耳。她奉獻頭生的孩子給上帝,不僅是還願,而是知道這是上帝的恩典。北森嘉藏提到「成為上帝之痛的象徵就是侍奉上帝」,哈拿的奉獻、事奉是很痛的,但是讓自己的痛苦與上帝之痛結合的人,就通過上帝之痛治癒自己的痛苦。上帝治癒了哈拿的痛苦和受傷。


結論

我們也能像哈拿一樣痊癒,持續仰望、尋求上帝。不論我們多麼糟糕、軟弱和失敗,祂都會接納我們,讓我們獲得力量。最後牧師以一個在讀經營裡的故事作為結束,主日學孩子瑋瑋有家裡因素,最近無法來到教會,連營會都沒來參加,但是營會某一天他還是跑來教會,只是遲遲不肯進來,臉上掛滿煩惱。直到宇杉看見他,加上同組熟識瑋瑋的老師呼喚,才慢慢走進他們小組當中,可能只是想打聲招呼,沒想到,宇杉一把抓著他的手說:「來啊!這是你的位子,來坐啊!」他們就玩在一起,瑋瑋的面容也轉變為快樂。看到這個情形,我很感動。他們兩個時常打架爭吵,但是此刻是好朋友,沒有誰被排斥,在小孩身上就能學習深刻的信仰功課:接納、饒恕、相愛。沒有其他動機,他們簡單的動作,為我們示範了耶穌的教導。

        這是我心目中的上帝國圖像,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可能是家庭、可能曾受傷、可能不被理解、可能有害怕、可能懷疑、可能有…,有太多因素,讓我們以為這裡沒有容納自己的空間,以為自己不夠好,不敢進前尋求上帝,甚至想要離開、因為祈禱沒有得到應許。可是耶穌絕對也會拉著我們的手,對我們這樣說:「來啊!這是你的位子,來坐啊!」   

        上帝與我們同在,不是祈禱後事事順利,而是我們知道不論有什麼樣的困難,祂就坐在我們旁邊,帶給我們安慰,願我們不論遇到什麼樣的愁雲慘霧,都有上帝榮光的臉照耀,祂的恩典就像太陽撥開烏雲,祂的平安帶給我們在苦難中仍有平靜、喜樂,使我們臉上不再有愁容,不再有羞愧、痛苦。


初鹿牧場的櫻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