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基督的身體

基督教會最具代表性的禮儀,正是舉行聖餐。用以紀念耶穌的死與復活。藉著祂破碎自己的身體,使人的生命得到救贖;藉著祂流出鮮血,洗淨人的污穢。

聖餐是預表上帝國的宴席,我們受邀與基督一同享受,甚至宴席桌上的食物,就是基督自己。聖餐就是分享基督的身體。

當我們捧著象徵基督身體的餅,舉起象徵基督寶血的杯,我們參與在神聖時刻裡,正在豐盛宴席裡團契。聖餐不僅表示我們生命將得到飽足,更能轉化我們的生命,在消化之後,有力量去實踐上帝的話。

聖餐儀式裡,擘開餅的動作,最令我感動。這是基督的身體,但是祂被擘開,生命分享給世界。這是消除貧窮、飢餓的起手式。

韋爾斯(Samuel Wells)在《上帝的同伴》說到:「在禮儀的這一刻,我們宣告上帝在掌控食物,並滿足祂子民最深的需要。正如在迦拿、正如在祂餵飽五千人時,開始時那少量的奉獻,卻轉化成豐富、湧流的大量,因此,在這一刻,禱告祈求上帝藉著漫遍世界之恩典洪濤來顯示祂的能力。」

聖餐提醒我們注意到上帝的豐富。每個人都能吃到生命的糧食,上帝並不吝嗇,聖餐是看得見的奧秘,將餅擘成兩半,不是只剩下一半,而是變成了兩倍。聖餐調整了我們的眼光,從缺乏轉變為有餘。分享是我們理解聖餐的方式,擘開意謂著沒有人會挨餓,因著上帝慷慨地給予,每個人都得以吃飽。

在今天的聖餐裡,感受到上帝奇妙的恩惠。祂的安排,既充滿喜樂,也令人反省。來到初鹿教會同領聖餐的人,絕對都印象深刻。

昨晚聖歌隊練習結束後,識貨的陳默手裏拿著剛出爐的麵包,這是淑君姐親手烘焙的歐式。本來只是開玩笑地提到,或許聖餐可以使用。沒想到,裕斌執事和淑君姐立刻表示要奉獻。

於是,掀開聖餐蓋的那一刻,橙皮果香瀰漫在會堂之中,就像基督臨在般的馨香。紮實、很厚的歐式麵包,以為輕鬆就能撕開,在擘餅的環節,卻也費了一番工夫,幾乎是用力扯開。

一同享用時,因為實在太大塊,有些人甚至無法一口吃下,需要咀嚼一段時間。疫情後的新習慣,是在主持聖餐時,都會戴著口罩,深怕為聖餐「加料」。還好在口罩的掩護下,看不見我竊笑的嘴角,同時眼角餘光瞄到會友也是邊吃邊笑,事後才聽到小鳳姐吃餅時,由心而發地說:「上帝恩典滿滿。」上帝的恩典實在太豐富,以至於我們無法控制地生出喜樂、會心一笑。

不過畢竟仍在主持聖禮,在台上必須收起笑容。轉念一想,平常吃餅都是秒速吃完,但是今天正好有機會,慢慢地品嘗恩典的滋味。歐式麵包很硬、很難咬、需要慢慢地在嘴裡感受它的香氣、口感;慢慢地咀嚼:「這是基督的身體,為你們捨的。」用力吃很久,外在的喜樂轉變為內心的激動,認真看待耶穌為我們付出的行動,這是上帝的禮物,基督分享自己的身體給每個人,絕對能吃飽。

恩典被包裹在那卑微的餅中,如此豐富。此刻是與上帝同在、與基督相遇的神聖時間。喜歡新約老師鄧開福教授在《與耶穌用餐-路加文學主題的神學意涵》這本書結尾的概念,不是將自己看為擁有麵包的人,而是承認我們只是需要麵包的乞丐,並且告訴其他的乞丐,可以在哪裡找到麵包。我們每次在分享聖餐時,就是在恩典之中,見識到上帝的能力。感謝上帝,讓我們經歷一次特別的聖餐。


主持聖餐

照片是剩下的聖餐麵包,有圖有真相。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