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廿三1-18 著信靠上帝會保護

敘事揭露人的本性

基伊拉是以色列邊境的城鎮,鄰近非利士人的地盤,故此成為目標。非利士人覬覦他們的收成,派軍隊前去掠奪。敘事暴露了以色列的軟弱,沒有重兵駐守國境,兩國實力懸殊差距致使以色列無力反擊。連跟隨大衛的人都畏懼地說:看哪,我們在猶大這裏尚且懼怕,何況到基伊拉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隊呢?」(v.3)大衛未將眼目放在缺乏上,此刻他想解救自己同胞,絲毫不見擔憂神情。對照大衛及屬下之間的反應,發現人性時常將重點擺放在無法突破的「危險」,心裡想著「這沒有機會啦!」、「怎麼可能啦?」瀰漫著一股失敗的聲音,尚未嘗試就先放棄。或是說,我們看的是「投資報酬率」,分析優劣勢之後,評估獲得的利益再作打算。顯然在跟隨大衛的這群人當中,他們認為與非利士人開戰絕對不是一筆划算的投資。

他們的武力比不上非利士人,但是大衛並未放在心上,不過他也沒有因此衝動、貿然攻擊敵方;他也不是坐下來與夥伴商量對策,反而是求問上帝旨意。即使非利士人的裝備、數量遠遠贏過大衛,但是上帝將非利士人交在大衛手上。因著上帝幫助,大衛以少勝多、擊潰非利士人,拯救基伊拉的居民。敘事藉由這場戰役突顯掃羅的不適任,這本該是君王的責任,人民遇到戰亂侵襲,君王要領兵前去救援。不過掃羅現在所有心思都想著如何讓大衛在世界上消失,哪有其他心力去照顧百姓的需要。敘事不僅揭露掃羅的心境,更是暴露了人性的自私、陰暗,基伊拉的居民非但沒有感激大衛之情,甚至忘恩負義,與掃羅達成共識,聯手裡應外合圍困大衛。敘事中出現的人物大多沒有名字,或許就是我們的寫照,遇見危險會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斷。基伊拉人懼怕掃羅的權勢,因此即便大衛有恩於他們,最後還是選擇與掃羅合作。

狂妄的掃羅氣焰囂張:「上帝將大衛交在我手上。」認為是上帝給他機會除去大衛,勝券在握。不難發現這是以「感覺」作為「信仰」的判定。順遂代表上帝祝福;不順則是上帝咒詛。這類想法無非是將上帝化約成為偶像,以交易的方式控制上帝,做得好就萬事亨通、做不好就諸事不順。將「順利」看為是上帝的工作,順利就感恩讚美、不順就離開上帝,重點不是上帝本身。


信仰淪為交換條件

敘事揭穿我們內心真實面目,也是人性長久以來的通病,活在「恩庇侍從」(恩庇主義;侍從主義)的觀念當中。透過交換獲得好處,像是小孩考試一百分,就能買玩具一樣;透過某些行為得到關注及讚賞;以「感覺」來衡量信仰,如果事情照我們想像的那般發展順利,如同掃羅的宣告:「上帝將其交在我手中!」心中願望被實現時得意洋洋,然而敘事中基伊拉人將我們拉回現實,「感覺」不好的時候,會忘記上帝曾經施予的恩惠。過河拆橋是最好的形容,面對曾經拯救他們脫離危難的大衛,毫不猶豫地將其交給掃羅。沒有想過要與大衛聯合抵禦掃羅,或是幫助大衛脫離陷阱。他們的無情無義,正好反映利益取向的人性。

《集體倦怠》的觀察很有趣,目前升學制度瀰漫著「功利主義教育觀」,讀書不再為了學習,而是為了分數,代表更多惡性競爭,為了擁有更好的工作,灌輸勝利人生才有價值,於是乎產生錯誤價值。教育本來是栽培一個人成為更好的人,著重思考、有判斷是非的能力,結果變成所有努力都為了履歷,瘋狂安排參與各種活動、服務時數。不是因著興趣或是出於真心想幫助別人,是因為這件事情有分數才要去做,現在學生有各種經歷填滿自己的履歷,內容漂亮、精彩,卻是空洞的成就。

這種氛圍培育出來的學生,變得非常現實和自我中心,衡量一件事是看有成績才會行動。他們不會在服務當中感受到喜樂和意義,因爲服務價值來自於分數;在某些餐廳用餐後,服務人員會期待顧客為他們的服務給出評分,這是同樣的道理,服務不是出於對工作的熱情或是使命,僅僅只是為了分數,以及後面帶來的業績和獎金。而這也可能是教會青年流失的原因之一,因為沒有可以放入履歷的事蹟;閱讀聖經也無法在考試上加分,正如神學家巴特的觀察:「基督徒群體對世界而言是孤立的,因為在世界上找不到類似的團體,因此無從加以分類而予以了解,也因此對世界而言沒有實際的用途。」現在也有一種思維,宗教應該是有趣、靈驗且刺激,要的是滿足感官。然而基督信仰的根基在於上帝的話語,因此不受人歡迎,因為上帝的話總是向人發出挑戰。


上帝保護信靠祂的人

若想用社會的經驗和期待在教會得到回報,結果必然大失所望。如同畢德生牧師所言:「信仰群體變成世上最不具實用價值的團體。」這句話的背景是在利益導向的文化裡,如果沒有認識基督教信仰的本質,教會就無法展現出存在的理由。簡單來說,就是切斷了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不再視自己為上帝的兒女,與基督的救贖失去連結,沒有深刻了解自己的生命需要恩典,任何事都能靠自己解決。掃羅自以為凡事都能掌控在自己手中,他「天天尋索大衛。」(v.14)眼中只剩仇恨、憤怒,每天腦海浮現的盡是如何殺戮,而不是思索上帝的憐憫、賞賜,他沒有與上帝建立關係。諷刺的是他的身份還是君王,卻只關心地位,無心擔負責任,他沒有保護自己的子民,出於害怕而想抓捕、殺害大衛,不信靠上帝會保護他的地位、生命,任憑欲望影響他的內心,以為只要大衛消失就平穩踏實。然而惟有全心倚靠上帝,心靈才有真正平安。

被追殺的大衛,照理來說才是每天應該惶恐度日的人,然而他的反應卻是出奇平靜。四處流浪的日子,他開始在緊要關頭求問上帝、懂得交託、會照上帝的心意去行事。掃羅的軍隊都忌憚的非利士人,都被大衛輕鬆打敗,代表大衛目前絕對有實力與掃羅一拼高下,不需要逃跑。敘事所要表達的是一個人不用緊握著勝利果實,大衛在基伊拉戰役中獲得成功,但是無需戀棧成績;對比掃羅死命保護王位,成就攔阻他與上帝的關係、在崗位上該盡的職責。信靠上帝的人,明白要放下自己、適時將成就放手,因為深信生命的掌權者是上帝,祂安排一切並保護信靠祂的人。


著信靠上帝會保護

敘事強調信靠上帝,仍會遇到危險,但是在危急時刻,上帝提供生命的保障。14節,大衛每日要面對掃羅搜捕,但是下一句上帝卻不將大衛交在他手裏。」(v.14)直接清楚告訴我們,上帝才是掌管一切的主宰,既便面對生命的風浪,「著信靠上帝會保護」。大衛聽見掃羅要陷害他的消息,第一時間是請祭司求問上帝指示,當大衛得知令人心寒的答案,也沒有選擇報復,殺光基伊拉人、然後逃跑。他走的路與掃羅截然不同,不是靠傷害別人展現力量,象徵上帝以憐憫及慈愛展示力量。此舉或許是政治考量,但是他離開基伊拉代表順服上帝旨意,既保全了人民的性命,也讓掃羅暫時打消追擊的念頭。他隱居在曠野,百般無奈且無聊。約拿單的到訪像是上帝給予的強心針,鼓勵大衛信靠上帝會保護。敘事中不斷出現「手」的主題,掃羅以為大衛的性命手到擒來;上帝之手保護大衛的性命、將非利士人交在大衛手中;不過大衛手中什麼都沒有,卻有上帝的同在。上帝藉著約拿單宣達盼望,掃羅的手絕對無法傷害大衛,約拿單緊接著說:我父掃羅也知道這事。」(v.17)敘事出現轉折,原來掃羅的信心來自於自欺欺人。大衛的遭遇啟發了我們,最可怕的不是眼前遇到的困難,而是沒有盼望的未來;大衛進入曠野就像我們面對生命的困境一樣,毫無頭緒,仍要倚靠上帝,仔細留意身邊會有上帝預備的約拿單出現,鼓勵我們信靠上帝。

當生命遇到困難,我們能倚靠的不是履歷、成績,而是上帝。英國喜劇演員卓別林說過自己獨鍾悲劇,因為其中常有美麗的事物產生;有人將他的話延伸為「喜劇的核心是悲劇」。我們可以理解為喜樂的背後是因為真實體驗過痛苦;盼望的種子是從痛苦的土壤中發芽,真實的痛苦幫助我們體會對於盼望的真切,明白信仰才是力量的泉源。即便我們在現實中時常感受不到上帝同在,美國長老會牧師布納赫(Frederick Buechner)在其著作《福音作為悲劇、喜劇和童話》提到:「世界向我們隱藏上帝,或我們向上帝隱藏自己,或上帝向我們隱藏他自己。…祂的不在往往比祂同在更真實。…上帝藉著祂的不在而臨在…不止世界上的混亂象徵祂不在,想在世上嘗試遇見上帝的一切辦法也都會徹底失敗。」我們想要定義上帝,甚至想在祂身上找尋答案,最後會發現祂無法描述,反而越想描述越遮掩上帝的榮光,上帝不是我們能提供的一個答案,因為連祂在面對約伯的苦難時,其實祂也沒有給予答案,只給予了祂自己,而我們能做的只有信靠上帝。


結論

教會是獨特的信仰群體,超脫於世界的價值,無法用分數、成績來計算,也不看成就及履歷。教會是領受上帝工作、紀念恩典之處,是集合眾人的苦難,一起將其透過祈禱交託給上帝,共同仰望上帝,是等待盼望及喜樂充滿我們,並在軟弱時彼此鼓勵,「著信靠上帝會保護」指的是相信上帝每日與我們同在、保守我們的腳步、堅固我們手所作的事奉和爭戰,我們靠著上帝恩典而存活,而不是靠社會價值被建造。因此不要過度自大,以為自己很有信心而比別人優越;也不要過度小信,不信上帝會藉著聖靈引導而不願意轉變。「著信靠上帝會保護」是一個邀請,要我們主動「來」到上帝面前,為生命注入新的活力,使心靈常有平安。願我們在祈禱中將自己交託給上帝,祈求上帝堅固信心,著信靠上帝會保護。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