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廿二3-23 做忠心的僕人

敘事裡隱藏掃羅引起的民怨

大衛輾轉逃到了摩押,這裡是他半個故鄉,因為他的曾祖母路得正好就是摩押人。或許是血緣和家族的關係連結,不然摩押與以色列彼此看不順眼,摩押王接納大衛在此居住,沒有刁難大衛。大衛接父母到摩押同住,是怕家人陷入危險,萬一掃羅抓住他們作為人質,會以其性命威脅大衛就範。大衛的做法相當聰明且保證家人安全,沒有人知道掃羅會做出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可見掃羅泯滅人性非常殘暴,他會為了剷除異己而不擇手段。

敘事開始提到有一些人在生活上遇到困難,都來投靠大衛,有窘迫、欠債和內心苦惱,是不被以色列社會保護的邊緣人,也就是說,他們是被掃羅放棄的人,簡短的描述讓我們對於掃羅統治下的以色列有所理解。「窘迫」是指受到政治逼迫;「欠債」反映掃羅沒有搞好國政,人民的經濟水準低迷;「心裏苦惱」是對環境(國家、社會)不滿。將這些線索串再一起,能發現這些人是被拒絕的人,不過反過來說,他們正是反對、甚至反抗掃羅的人,反映當時社會弊病,掃羅無心問政,光忙著清理政敵,哪有時間、心思處理人民的問題?


想緊握一切反而會失控

大衛的煎熬在於身份的轉變與衝突,從權力頂端跌落谷底,免不了失落;過去是為以色列征戰的勇士,如今卻是以色列的仇敵。心中滋味五味雜陳,四處流亡的日子也不好受,不過大衛此時有個轉變,過去是自己想掌控人生,不論遇到何事都靠自己去解決,如今等候上帝的時間與安排,下一步要怎麼走?走去哪裡?他不知道卻願意雙手奉上自己交託給上帝。先知迦得勸他移動到猶大地區。敘事沒有交代迦得的背景,不過照撒母耳記、歷代志的敘事,迦得的職責包括紀錄大衛王朝歷史、對大衛提出建議,也曾制定規則安排敬拜唱歌的事工(撒母耳記下廿四11-19;歷代志上廿一11-19;廿九29;歷代志下廿九25)。雖然敘事並沒有說到迦得的主意是從上帝而來,然而大衛顯然將其視為上帝的旨意。

反觀與大衛形成強烈對比的掃羅,打聽到了大衛的所在地,立刻向旁邊侍立的隨從抱怨,掃羅偏執又猜疑屬下是否忠心,煩惱他們隨時會背叛自己;君王和臣僕之間沒有信任維繫、真誠的關係早已崩裂。掃羅懷疑身邊的人都被大衛收買。掃羅覺得自己是被害者,明明是他掌握權力,追殺大衛,卻把自己說的那般淒慘可憐、孤單無助。反而栽贓大衛才是密謀弒君的壞蛋。掃羅的情緒激動,惡人先告狀,說自己遭受大衛欺凌,這是沒有良知的領導慣用伎倆,「情緒勒索」要喚起別人的罪惡感,企圖控制別人。掃羅完全不認為自己有問題,都是別人在針對。注定不可能與人建立真實關係。掃羅想要掌控一切,而在心理學有個定理:想控制一切的人,他的生活必定會徹底失控。


不以權力當作武器

看著掃羅手裡一直緊握武器就能猜測,只有這樣才有安全感,象徵著掌握權力,因此無論如何都放不掉。掃羅並不信任別人,他只相信權力,反映出他也不相信上帝。因為他嘗過了權力的滋味,所有人都要聽命於他,又能為所欲為;享受許多資源,揮霍金錢、後宮三千,還能凌駕於法律之上,法律對王來說只是參考,可以出手干預審判,決定人的生死,權力給予的力量,會誤以為自己能征服一切、無所不能,因此權力誘人之處是能像上帝一樣。創世記第三章,蛇誘惑亞當和夏娃離開上帝,就以灌迷湯的方式,讓人信以為真,結果就是不相信上帝,並且吃了禁果:因為上帝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開了,你們就像上帝一樣知道善惡。」(創世記三5)權力是致命的毒藥使人腐化,或是說權力是一面照妖鏡,能照出人的本相,讓人內在的惡顯露無遺。

權力讓人無法保持清醒的腦袋,無法專注於上帝,因為權力像迷幻藥一樣,讓人以為自己可以取代上帝。我們心中或多或少都有掃羅的影子,嫉妒、壓抑和不平衡心理,憤世嫉俗,彷彿全世界都對不起自己。如果沒有妥善運用權力,那麽權力本身就是一種偶像,只有關心自己無止盡的需求,對自己該付出的責任不聞不問、對鄰舍漠不關心。意思是只相信自己,會藉著貶低別人、抬升自己而濫用權力。最近接觸了一本書《活得像個穿制服的人-我是警察》,作者本身是警員,提到警界文化,上級長官常常為了自己的業績,對基層員警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甚至記員警申誡讓自己有嘉獎,這都是為了展示權威,即便長官的命令脫離現實、沒有效益,仍要遵守,要不然長官就會想盡辦法對付不聽話的人。書中有句話為權力給出最好的詮釋:「不要想去抗拒,長官永遠在你之上。」

權力是上帝給予的恩賜,是用來服務鄰舍的力量,如今卻變成壓榨別人的工具,我們生活周遭其實就充滿著權力,不論是否有所察覺。體制本身就是權力的制度,在工作上最明顯,我們可能是老闆、主管,也可能是員工,權力賦予身份,是發號施令、抑或是乖乖聽話;在家庭裡也有權力劃分,誰在家裡講話最具份量,通常是賺錢養家、擁有高成就的人,再不然就是論資排輩,由最年長的長輩當家。古倫神父在《領導就是喚醒生命》就有提到:「想要承擔領導責任,就必須先畫出清晰的自我形象。」意思是有權力的人,如果沒有達到身心靈平衡發展,會展現其人格不成熟的部分,就像病毒一樣,會讓身邊的人生病。簡單的說,擁有權力的人若只想到自己,就會讓身邊的家人、下屬或是同工受傷。古倫神父提到:「不少人是以傷害別人或使人受辱的方式展現自己的權力。」


忠心的僕人會時刻反省

掃羅的領導方式讓國家停擺,沒有勤於治理,反倒將全部心思都放在追殺大衛,可想而知當時以色列絕對烏煙瘴氣,因為所有事情都停擺,而且掃羅帶來的氛圍是勾心鬥角,用恐懼和懷疑的態度面對以色列子民和上帝。真正想做事的人絕對灰心喪志,看不到改變的可能性,為什麼還要努力?掃羅的行為舉止展露對人的批評與鬥爭,煽動仇恨,所以身邊吸引的自然是那種逢迎拍馬、阿諛諂媚的小人,多益看準主人的焦慮,主動站出來說加油添醋的資訊、誣賴別人,企圖謀取王的喜悅,成為王的親信,以便有更大的權勢或地位。不僅如此,當掃羅將自己當成上帝宣判祭司死刑,就是吩咐多益攬下屠殺祭司家族的業務,淪為幫兇。

這絕不是我們要學習的忠心,敘事極富啟發性,看似順服的行為,不見得是對上帝忠心。真正的忠心是透過愛的流露,而不是透過權力展示。藉著愛鄰舍來體現對上帝的忠心,那麼誰又是離我們最近的鄰舍?不就是睡在我旁邊的人、親近的家人。如果權力是用來服務他人,就是從離我們最近的鄰舍開始。譬如說,願意分擔家事、講話不再尖酸苛薄、嘲諷辱罵。對上帝忠心就是願意回應上帝,知道生命的源頭在於上帝,而上帝賦予我們的權力,就是在別人身上發掘出恩賜。古倫神父提出問題幫助我們思考自己的權力:「是否鼓舞了人內心湧流出愛?還是製造恐懼?是否讓他人充滿喜悅?還是讓他們感到挫折、失敗、沮喪,甚至引起敵對和競爭心態?」也就是說,對上帝忠心是謹慎運用權力,讓人認識上帝,並在當中感受到醫治。因此我們需要捫心自問,如果現在擁有權力,到底看得是自己?還是關注別人?所做的是對人有益處嗎?有顧及人的心靈嗎?如果要認真作為上帝忠心的僕人,我們需要知道自己其實有很多限制,不過能做的就要盡力去做,做不到的放在禱告。

忠心的僕人敬畏上帝

敘事中另一個觀察是祭司亞希米勒同樣展現對王的忠誠與順服,卻仍然被王處死。祭司臨死前的辯駁,提到大衛是掃羅最忠誠、受尊敬的僕人。祭司的表現值得效法,沒有貶低任何人,或為了苟活而出賣誰,直到臨死前一刻,仍然展現信仰的高度。作為上帝的忠僕,還有一個必備條件,就是敬畏上帝。因為權力常會讓一個人趨於保守、戴著特製眼鏡看待別人,用能創造多少利益衡量、判斷鄰舍。因此敬畏上帝的人在面對威脅或敵人不會有恐懼感,不會害怕犯錯、擔心自己的表現不夠好。

敬畏上帝的人不會被這種病態的心理禁錮,不會為自己的成就擔憂。敬畏上帝的人不會懼怕失敗或批評。敬畏上帝會使心靈釋放、走出自我中心,用上帝的角度看待人事物,以正確和健康的態度對待自己和別人。這是在生命中的體會,大衛與掃羅的對照,完美詮釋了何謂忠心和敬畏,他們同樣面對自己人生的困難、面臨抉擇,同樣都以自己的想法、計畫來解決難題,但是大衛有所轉變,他求問上帝心意;雖然無力改變現況,卻能夠轉變自己的心境,願意等候上帝的安排。

做忠心的僕人代表會以主人的意思去辦事,用符合上帝旨意的方式處理事情、對待別人,雖然大衛的確可惡,害得祭司家族慘遭屠殺,然而當他流浪時,或許心境有所不同,我們不知道敘事最後他對受害者的承諾是為了自己,還是真的為了上帝,但是至少他負起責任。這給我們一個方向,在能為鄰舍所做的範圍裡,不是要彰顯我們自己,而是讓人遇見上帝,意味著不再只想到自己,而是願意花更多心思陪伴鄰舍經歷上帝恩典。


結論

權力是以基督信仰的精神作為根基,尤其對我們來說,更是指對上帝忠心。那詢問著我們對於上帝的愛,因為對上帝的愛是一種忠心。愛會讓我們願意遵照上帝的旨意去行,而最基本的愛上帝、愛鄰舍,我們所獲得的權力不是等著被服事,權力就是主動去服事他人,讓每個生命都能被上帝的愛包圍。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