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廿三篇 真實需要勇氣

前言

我講道很少準備PPT,現代人很仰賴視覺,特別手機螢幕各種有趣的短影音,聲光效果、唱跳俱佳,導致專注力越來越低。在福音書,耶穌時常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馬可福音四9)祂召喚我們用心專注聆聽,而不是一直看,邀請大家同心祈求上帝幫助。


(me)

我的大兒子很喜歡粉紅色,但是隨著越大就越受到限制,學校會有同學取笑他,「這是女生的顏色。」我實在很納悶,到底什麼時候規定了性別要用顏色區隔?男生好像就必須陽剛、女生好像就必須溫柔,這是對於傳統的認定。但是同時我們會發現,這個社會其實不太容許別人做真實的自己。


(you)

由於價值觀、刻板印象形塑,我們的文化都在打壓真實。如果我們有在使用網路的社群媒體,例如:臉書、IG。有趣的現象,就是一定要用濾鏡,臉蛋更美、身材更好、吃大餐、曬恩愛。於是我們盡力想實現完美人生,即便那可能是經過剪輯、修圖後所呈現的照「騙」,但是我們仍然用扭曲的視力認識這個世界,越來越不喜歡真實。可是沒有辦法,我們害怕真實,因為可能會被嘲笑。


(GOD)

今天從詩篇廿三篇,聽見上帝招呼我們脫下偽裝,尋求真實。聖經傳統認為這首詩篇的作者是大衛,一般教會視大衛為信仰典範,但是我們教會最近講道都在看撒母耳記,藉由敘事重新認識大衛,城府深、心機重。而撒母耳記的敘事更令人印象深刻,打破我們對於上帝的想像,記錄了一個失敗的上帝,一群軟弱的上帝子民;被其他神明打敗、百姓時常背叛祂。照理來說,如果祂是上帝,根本不需要將這種糟糕的紀錄放在聖經裡面,可以放歌頌成功、偉大的故事就好,然而從撒母耳記就能得知,基督信仰是講求真實,不是追求完美。

因此上帝藉著不如我們想像中那信仰美好的大衛,為我們啟示一個方向。大衛在生命裡的體會,寫下這首詩。在我們為了生活忙碌,煩惱各種缺乏時,甚至覺得自己跟別人都不夠好,衣櫃裡還少一件衣服、手機還沒換成最新的IPHONE15,大衛提醒我們不要害怕、不要煩惱,有上帝一切都足夠,而我們的生活有上帝引領,重擔、疲乏,都能得到上帝的應許,是享有安息,呼應了耶穌在馬太福音十一章28節中的應許:「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屆時,我們的靈魂會甦醒,是眼睛明亮,懂得用上帝的眼光看待世界,不會想要隨波逐流,可以用健康、正確及豁達的態度容許別人的真實,不用隱藏真實的自己。


(you)

生活周遭不免會遇到「惡意」,因為真實的人會被討厭。即便如此,上帝透過大衛述說,雖會經過死蔭幽谷,也不用害怕,因為上帝確實同在。而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報復、以牙還牙。可以做的是讓良善充滿在我們周圍,這並不太容易。然而5-6節的經文啟示,上帝預備的恩典與宴席,時常在「敵人面前」,是那些討厭的人或事情,真實需要勇氣,是明知道有危險,仍在脆弱中行動的人,勇於接納、赦免和愛。很難,但慶幸的是我們不是獨自面對,上帝的恩惠與我們同在。


(we)

真實不是不會犯錯、而是敢於承認自己犯錯。上帝的應許總是在困難中展現。聖經敘事真實描述失敗,這是我們不太喜歡的,就像真實人生一般不堪入目。但是真實比完美更好,完美的代價會使人癱瘓、停滯不前,因為達不到標準。不如鼓起勇氣追求真實。最後容我推薦一本書《讓傷痕說話》,很感動的書,作者徐志雲是精神科醫生,開設同志諮詢門診,裡面記錄真實案例及故事。我們會用自己的偏見、信仰,壓抑在現實生活裡與我們「不同」的人,不讓他們展現真實的自己,想去審判、矯正別人和自己,但那是上帝的工作,真實是願意去欣賞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和故事。「出櫃」是同志揭露自己的代名詞,是歷經掙扎的決定,但其實做真實的自己也是一種「出櫃」,要袒露自我也是要很大的勇氣,我們知道歧視深根蒂固,但是敘事幫助我們了解,真實的我們並不是孤單一人,我們可以向上帝祈禱。書中一句話觸動了我:「在醫學上,身體的傷需要發炎反應,才能抵抗病菌、癒合傷口。心靈的傷也需要發言,讓傷痕能夠為自己說話,讓失語者的心靈得以痊癒。」真實是願意多認識別人,而不是因為立場、想法不同,帶來更多撕裂,願這個世界充滿多一點的良善,願我們有一天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同而被霸淩,願我們有一天都能坦然地做真實的自己、也接納別人做他們自己。



台東教會的禮拜堂外部石牆,蘇德豐神父設計,理念是萬民敬拜,由大小不一、破碎、凌亂的石頭組成,代表所有人都能來到上主面前。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阿們。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