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十三24-37 絕望之處等待盼望來臨

前言

進入待降節期,等候耶穌基督的降生,是教會曆新年的開始。每個主日都有不同主題,第一個主日代表「期待」與「盼望」,從第一週就引頸期盼聖誕。馬上聯想喜悅的心情,這是現在備受推崇的日子,有聖誕老人及禮物、豐盛大餐及美麗燈飾。但是這段經文很煞風景、破壞歡樂氣氛,取而代之的是耶穌的吩咐,對未來的恐懼,究竟該如何理解待降的盼望?


錯置盼望

馬可福音十三章是耶穌在橄欖山上的講章,祂向眾人宣達關於末日的信息,不斷重申終結的預兆,有戰爭、毀滅和審判;也有假基督和假先知出現;明確指出會遇到的動盪與迫害,頗有啟示錄的味道,許多災難的異象,令人怵目心驚。這類文體在聖經被歸類為「天啓文學」,不是為了預測未來景象,是以文學的豐富想像比喻上帝作為,讓信靠上帝的人明白雖然在混亂和沮喪的處境裡,上帝仍然是掌管歷史的主宰,安慰在艱困裡佝僂前行的人。初代教會活在詭異的時局,猶太人時常反抗羅馬政府而慘遭鎮壓,連帶基督徒也不太好過。出名的暴君尼祿為了重建羅馬城,縱火燒毀整座城市並將這項罪名嫁禍給基督徒,導致基督徒慘遭無情逼迫、非常淒慘:有被當成蠟燭活活燒死、有被釘十字架、也有被披上野獸皮毛讓野狗咬死。

初代信徒的處境充滿對未來的茫然及絕望,要四處逃竄,找不到人生方向,感受不到上帝同在;信心沒有讓他們脫離困境,還要提心吊膽面對被捕和死刑。因此讀到或是聽到耶穌這篇講章的信眾,心中或許有更大的疑惑,上帝不但沒有解決苦難,反而會有大災難發生,那還會有什麼值得等待?

耶穌講道一開始就提到聖殿會被拆毀,聖殿在猶太人世界觀裡是上帝的居所,是禮儀與教育的中心,有獻祭、敬拜的功能,是傳承摩西律法、凝聚且延續猶太文化的重要場所。聖殿是猶太人生命的核心,生活圍繞聖殿展開。耶穌毫不避諱地指出雄偉輝煌的聖殿將會倒下,聖殿作為猶太信仰的崇高象徵,其含義便是只追求表面信仰,以膚淺心態看待信仰,那麽一定會跌倒;另外是要破碎人心中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狂熱的聖殿崇拜是把上帝限制在其中,已然把聖殿當偶像。因此,耶穌直搗問題核心:錯置盼望。除了上帝以外,沒有其他救贖;倘若將盼望放在聖殿,或是將別人看作彌賽亞,到頭來只會以失望收場。


虛假的安全感

人在脆弱時會失去判斷力、著急時會被眼前的事物迷惑,因此遇到困難時,容易被欺騙。像是詐騙電話利用假訊息製造內心慌亂,接到假冒的親人朋友受到威脅的電話,嚇到慌張失措,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匯款給對方;不然就是利用人性的貪婪,投資就有收穫。一旦失去警覺、冷靜,就會被詐騙集團牽著鼻子走。人在走投無路時,就像溺水時拼命要抓住浮木一般,什麼都抓,但就是不會倚靠上帝,四處尋找虛假的安全感,將盼望寄託在虛幻的價值。

在《我是人生整理師》裡,作者是殯葬業者,也有做遺物清理,搬運獨居老人的遺體,他觀察到一個現象,台灣健保制度讓「看病」不用負擔昂貴醫療費,但是有人認為既然繳了健保費就不能浪費,開始努力看醫生,「沒病看到有病,有病看到更多病。」作者說他遇到的例子,大部分都是「囤藥癖」,房間裡擺滿了像山一樣的過期藥物,代表他們都有定期回診看醫生,卻不願意打開藥袋,或許是以前的錯誤觀念,吃藥會傷腎。虛假的盼望就像安慰劑一樣,有短暫安撫心靈的效果,看病只是找個安心的理由,只要有去醫院,病痛就好一半,實際上病情可能不斷累積惡化。

另外一種極端就是誤信偏方,病急亂投醫,聽別人說吃什麼有效,就馬上去試,卻從來不去看醫生。我們總是將希望放在錯誤的位置,好比說,台灣人熱衷於政治,希望透過政黨聯合贏得更多選票、期待帶來不同改變,結果敗在人性;因此不需要去吹捧某些人,因為我們會發現人是能被取代的,倚靠人是不可能獲得盼望的。藉著在我們周遭活生生的例子回應這段經文,明顯的主題便是專注仰望基督。然而這同時也是掙扎,上次傳道部舉辦中會長執訓練,邀請台神陳寬義牧師分享,順道一提,他就是幫牧師婚前協談的輔導。寬義牧師尚未讀神學院之前,在母會因為專業的關係而擔任管理財務的職分,禮拜日負責點算奉獻,他是開公司的人,那時面對資金運轉在煩惱,看到一大筆的奉獻,很難不心動。眼前的試探是能很快解決煩惱,可是一不小心就讓我們離開基督。


上帝的手

耶穌這篇講章核心是基督,正是講到祂自己,意義非常明顯,生命對準基督。在馬可福音裡,上帝的兒子基督與受苦並列。儘管世人對於上帝的期待是絢麗璀璨的成就,但是光鮮亮麗的聖殿不是救贖恩典的所在之處;耶穌不是在聖殿含著金湯匙出生,沒有王公貴族的身份加持,而是誕生在臭氣熏天的馬槽、一個平凡無奇的木匠家庭。至高上帝以軟弱的形象出現,沒有勝利君王的滂薄登場、沒有新聞媒體關注,只有附近許多母親的哭泣聲掩蓋了盼望。然而,我們注意到福音並不是迎合人的喜好,反而嚴肅地告訴我們,人子來臨前會有苦痛、驚慌的時刻,但那同時是「主的日子」,是上帝手中掌管的時間;是耶穌說的「那日子」,沒人知道會在什麼時候來臨,唯獨只有上帝知道,這正是經文所隱含的主題:上帝之手。

對於不信靠上帝的人來說,上帝的手只有毀滅;對於仰望上帝的人來看,毀滅會帶來重建,信仰被拆毀是為了重新認識上帝。上帝的工作是有限的人類無法理解的,不過上帝的手卻讓我們了解,即使人生中充斥著百般無奈、荒謬及苦難,上帝仍然顧念我們的需要,祂的手會介入我們糟糕的生活當中。使我們聯想到創世記,上帝正是在一團混亂之中進行創造:「地是空虛混沌,深淵上面一片黑暗;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創世記一2)混亂不是絕望之處,而是上帝的靈運行在其上,也就是說,上帝正在工作。

耶穌以無花果樹作為比喻,看見嫩芽新枝,就能體會上帝的工作,基督已經在路上準備到來。雖然不清楚確切的時間,但是祂的應許會實現。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絕不廢去。」(v.31)耶穌安慰疑惑的門徒以及我們,等候不是消極的毫無作為,是在上帝的話語裡能轉化為積極、主動的「預備」。待降節期的等待基督,不止是準備過聖誕節而已,生活的困難提醒我們仰望上帝。而比喻本身是一種想像,栽種果樹需要時間,要細心照料,施肥、澆水,形容等待的過程要如此去塑造自己的生活;這也像是上帝的幫助,我們的生命就像長滿雜草的花園,上帝正像園丁一樣,慢慢整理、修剪。恩典就是我們活在上帝的創造裡,而我們要用謹慎、警醒的祈禱,願意讓上帝改變我們。因此經文的重點不在於要我們去做些什麼事情,才能得到救贖;耶穌的呼召很簡單,保持清醒本身即是使命。


絕望之處等待盼望

有句話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那麽在耶穌的吩咐裡,或許可以說是:「盼望是留給耐心等待的人。」耶穌提到的災難就是在指我們的世界,每天都有不同的新聞,其中不乏衝突、痛苦、戰爭和死亡。然而耶穌也召集祂的選民,當我們坐在教堂敬拜的那一刻,已經活在上帝的應許之中。畢德生牧師有個概念,參加禮拜就是一種冒險,將自己的生命交託出去,探索信仰,進而改變,那有風險也有代價,因為我們會害怕挑戰。有趣的是,古倫神父曾說「冒險」的德文起源於拉丁文「advenire」,意思是「來臨」。也就是說,當我們來到這「冒險」,其實是上帝「來臨」到我們心中,我們習以為常的安全感會被瓦解。但是正因為如此,才會倚靠上帝、接受恩典,並且鼓起勇氣願意「預備」被差派出去,告訴周圍的人,我們是如何在其中冒險的。最近看到一位學長牧師寫的文章,提到自己去爬一座「鳥山」,路程遠的要命,途中會經過好幾個假山頭,山路崎嶇又不好走,而且假山頭還比鳥山本身高,只好由高處往低處爬,越爬越低;因此回程比去程更艱難,爬完鳥山會讓人覺得又累又苦又缺乏成就感。不過這位學長的體會,正好像是等待的過程。人生有時候就像在爬鳥山,有些事、有些人,讓人很折磨,辛苦付出卻零收穫、沒有成就感。可能是我們的工作、家庭,某一位孩子,某一段關係、某一場服侍。雖然很累人,卻是涵養我們生命真實的一部分。

痛苦是培養喜樂的土壤,在痛苦中思索盼望,而非藉著盼望消除痛苦。等待讓我們產生了許多懷疑、不安、惶恐,要面對無聊、無助及無力,甚至失去耐心。不過「喜樂」不是痛苦的解藥,是我們發現基督就在我們的掙扎及軟弱當中,在等待中仰望上帝,沒有什麼特別的訣竅,只要忠心、專注聆聽基督的話、擺上祈禱。耶穌的結論是清晰而有力的,困境裡等候上帝要有警醒的心,不是隨手抓取身邊其他虛假的盼望,只要與基督連結,就會充滿恩典。呼應了保羅在哥林多前書所提到的:「以致你們在恩賜上一無欠缺,切切等候我們主耶穌基督的顯現。他也必堅固你們到底,使你們在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日子無可指責。上帝是信實的,他呼召你們好與他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共享團契。」(哥林多前書一7-9)在絕望之處必然有上帝的恩典相伴,讓我們有力量等候盼望臨到。

結論

對將來的盼望會影響我們現在的態度,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基督的教導取代世俗的價值,明白在絕望之處會有盼望,在困苦之地會有喜樂。等待基督降生,不是因著聖誕活動,感受短暫的溫馨快樂,而是我們發現祂降臨在生活的困境裡、是在我們日常的柴米油鹽,在工作、走路、吃飯時,意識到基督就在當中。喜樂來自於等待,並非完全不做任何事,而是刻意暫停,將自己從喧嚷吵雜的環境中抽離,專注聆聽待降的信息對我們說話,體悟到喜樂的瞬間,是基督在我們耳旁呢喃迴盪,輕聲呼喚我們成為等待上帝的人。因為耶穌如此對我們說:「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也是對眾人說的:要警醒!」(v.37)


初鹿教會待降佈置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