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帶

我要講的,不是「聖代」冰淇淋;而是「聖帶」,在教會主持聖禮典時,牧師通常會身穿大禮服。對,就是那套冬天很舒服、夏天是災難的禮袍。

依照教會節期而搭配不同顏色的聖帶,披戴在肩上。對我而言,那是一種肉眼可見的象徵,提醒看見的人,我們活在上主奇妙恩典裡。

實際上,我們絕對看不見上主,然而藉著象徵能瞥見上主的工作。譬如說,聖靈降臨節採用鮮豔的紅色,意指聖靈像是紅色的火焰一般燃燒,上主的大能更新一切。

而在聖靈降臨節後有一段時間的常年期,則用綠色做為代表,像是上主的溫暖,融化了冰冷的心靈,春天裡的光照大地、萌生枝枒,新的生命及盼望正在成長。

這都包含在禮拜學的設計及意義當中,神學其實就是一種美學的展現,因此禮拜學就是神學的實踐。很可惜台灣神學教育在某種程度上,限縮了發展。只剩下一年從頭到尾都是紅色的聖帶,以及敬拜讚美才是王道的貧乏思想。

整場禮拜看似微不足道的部分,也都是神學的一部分,展示了對上主的認識與信心。聖帶是禮拜中的元素之一,雖然不是必要的核心,但是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突顯禮拜的多元。

這次聖餐禮拜,披戴了象徵「基督之光」的聖帶,增強聖誕讚美主日的光明。因為會點燃同樣象徵「基督之光」的白色蠟燭。讓人彷彿有置身於寒冷冬夜,卻見到熾熱光明的希望。

特別的是聖帶由太座一針一線、精心縫製。某次與英國友人胤安博士「開槓」,提到聖帶的話題,才驚覺國外聖帶動輒上千元起跳,實在難以點擊右鍵下手,只好自己出手。

結果比想像中還要意外,非常好看,突破了對聖帶的單一想像。禮儀不是單調、無聊和乏味的,而是當我們用心參與時,每個元素都會是上主對我們的提醒和鼓勵。

套用默認兄弟很愛聽的《豬探長推理故事集》中,時常出現的一句話:「仔細看一看,用心想一想。」一定能在禮拜中的種種線索裡,拼湊出名為「福音」的體會。上主的恩惠已經如同基督所說:「我又告訴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找到;叩門,就給你們開門。」(路加福音十一9)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