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記三十一1-8;哥林多前書三9-11 與主同行、建造教會

前言

首先,恭喜台東教會一百歲生日快樂。感謝上帝在這當中的祝福及引導;感謝你們的接納讓我能在這裡分享上帝的話,與你們一起同享這份喜樂。願上帝的話成為我們的力量,指引我們每個人能與主同行、建造教會。


同心祈禱

仁慈的天父,祢知道我們的需要,對福音的渴望,因此在地上設立了教會,讓我們能成為基督的肢體。然而,祢知道我們的軟弱,願祢再次透過祢的話鼓勵我們、給我們力量能繼續向前、建造教會。願祢幫助我們。祈禱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建造時分心注意其它事

申命記是摩西五經最後一卷,重申上帝的話、記錄誡命及教導上帝子民的生活。主要是在談上帝百姓如何形成信仰群體;形塑對此的認同和參與,確認自己的身份是上帝的百姓,承接的使命便是在應許之地,活出聖潔生活。可是這群信仰群體並非毫無問題,敘事背後的真實情況是,上帝子民時常離開上帝,不遵從上帝的話。有人的地方就有問題,這才是正常現象,如果信仰團體宣稱自己沒有問題,那才是真的有問題。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經過大大小小的考驗,在曠野漂流的日子,他們時常埋怨上帝、彼此爭吵。他們忠實記錄發生的事情,沒有企圖掩蓋失敗,或塑造信仰群體美好的假象。歷史讓我們看見人的軟弱,同時引導我們體會上帝的恩典。摩西辛苦地招聚以色列人、陪伴他們度過各種危機、呼籲他們注視上帝。忙碌大半輩子,到頭來,他自己卻無法進入應許之地,差一步就能體驗流奶與蜜的豐盛應許。摩西可能對此感到憤怒:「我努力服侍和奉獻,上帝啊!祢怎麼不給我祝福?」以人性角度看建造教會,常聚焦在自我成就,並非上帝作爲,且過度注意人的缺點及問題。


缺少同理、了解與對話會造成分裂

我們慣於在建造教會時分心找老鼠屎;甚至竊取上帝恩典,事工若是成功收尾,便會收割其他人的付出,當成自己的功績,強調自己做了什麼又做得多好;若是不順遂便怪東怪西,試圖將黑鍋找人背。輕忽上帝恩典。我們發現在教會明明都是好人,卻常常會有衝突。因為每個人對於教會的想像不同,如果堅持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會產生摩擦。因此,看見許多教會爭吵分裂,帶著仇恨去開拓教會,不是以基督的「愛」作為根基;栽植於「仇恨」的教會,前進的動力是憎恨。

差異通常在於世代觀念不同;因此衝突不是「對錯」的問題;是互相理解與溝通的問題。這是我和孩子相處的心得,帶他們去吃晚餐,問說:「你們想要吃什麼?」他們會回應:「隨便,都可以。」『那麽,吃飯好嗎?』「不要!」『那吃麵』「不要!」『那你們想要吃什麼?』「隨便,都可以。」聽到他們的回答,火都上來、快被氣飽。如果對話只停留在此,那就會是吵架收尾。可是如果細心去聽彼此真實的心聲,其實我愛吃滷肉飯,他們愛吃麥當勞。我們的立場有錯嗎?沒有!只是都從自己的角度看事情。溝通才不會累積怨氣,這次給你們吃,下次換我選,才不會讓吃飯不愉快。缺少同理和對話,引起嫌隙和誤會,造成基督的肢體四分五裂。

困境與恩典交織形成恩典的記號

敘事揭露出摩西的遺憾,他大可自豪地誇耀自己的功績,然而他沒有要大家專注於過往的豐功偉業,反倒心繫這群百姓的將來。申命記是摩西最後的講章,闡明「成功不必在我」,如果他堅持做自己、掌控權力,上帝子民永遠無法踏入迦南地。他願意為了上帝而交棒給他的接班人約書亞,勉勵所有人要剛強壯膽、要記得上帝的應許,不論遇到什麼困難,要時常想起上帝同在,不要懼怕。

得以進入應許之地的,是保持盼望的人,是持久信靠、仰望,不是一時激情。摩西的講章同樣激勵我們,不是「我」在建造教會,而是「咱」,不能有「彌賽亞心態」,認為「沒我不行」。建造教會是所有弟兄姊妹同心努力。如果建造教會沒有遇到困難、事事順利,反而是魔鬼的謊言,耶穌在曠野中的三個試探,都跟順利、成功有關。有困難會考驗我們對上帝的信靠,是仰望上帝?還是注視自己?在困難中深刻體會恩典。

摩西在申命記反覆提及「今日」,這是提醒我們,不止過去的以色列人,我們今日也活在上帝恩典之中;恩典經常顯明於衝突與矛盾裡。譬如說,母親生產時會經歷極大的痛苦,但是等到新的生命誕生,心中又會生出喜樂;恩典就是如此,驚慌時,我們祈求平安;軟弱時,我們尋求盼望。對上帝的信心與生活的困境交織,形成祈禱的手,作為恩典的記號。


與主同行、建造教會

台東教會一百年來,展現「恩典」的記號。祈禱,是專注與上帝同在,才能經歷痛苦後的喜悅。台東教會很會生。五間教會,在預備、開拓直到設立,當中艱辛絕對超乎想像,只有倚靠上帝。張信一牧師曾經分享一篇祈禱文,某位牧師在機場遇到風雪,他要趕時間,可是飛機停飛,然而他祈禱:「主啊!感謝祢讓我遇到風雪,讓我知道祢仍在掌權。」這是一段非常美的禱文,因爲不論成功或是失敗,都是上帝在掌權。

建造教會的過程會有堅持己見,或是爭吵的部分,那絕對是好事,為什麼?因為情緒代表願意參與在其中,最可怕的是冷眼旁觀。因此有意見,代表一個人對這個地方的認同,只要能夠互相了解,會是團體前進的動力。

困境與恩典交織是「祈禱」的記號,當我們同心祈禱,提醒我們是上帝子民,活在上帝的應許。然而上帝的應許並非指不勞而獲、不會遇到困難。照舊約學者布魯格曼的見解,「應許是在威脅中持守」,就是說,應許是在困境裡顯得真實。摩西的講章同樣提到應許是知道有危險卻仍在脆弱中行動。不論應許是「流奶與蜜」,還是「新天新地」,都不是躺著就能得到,需要我們有所準備、投入行動。

與主同行,代表我們對於上帝的愛,不僅是「我愛祢」而已,更是表達「我願意」,願意放手、不堅持己見、接納不同聲音、等候上帝的時間,讓上帝的話來改變生命;建造教會是在「愛」裡生活。建造教會,不是特定某些人的事工,我們在聖經裡看到所羅門建造聖殿,鎂光燈打在他身上,有些人想當所羅門。但是保羅的話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同工,許多人共同建造,大衛、拿單、默默無名的工匠付出及弟兄姊妹全心的奉獻。

事工背後是偉大的上帝呼召許多人來參與在建造的工程,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因此請問是誰在建造教會?是上帝?還是我們?當然是上帝,我們只不過是器皿,要謹慎做好工程,將根基扎實、穩固地打好,根基正是基督,就要照祂教導的,愛上帝、愛人,只有愛能打破自我中心,願意成全別人,同工的成就是整個教會的成功,上帝才是建造者,最重要的是將榮耀歸於上帝。

結論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台東教會過去有許多信仰前輩開墾、栽培和建造。如今我們能享受他們努力的果實,而我們需要學習他們的精神、承接使命,在基督的根基上建造教會、宣揚福音,延續耶穌所做、所說;我們一起與主同行、建造教會。


同心祈禱

上主,祢呼召我們成為祢的同工,祈求祢在我們的團契生活中能有合一的心志,治癒我們的分裂,使我們相信祢的慈愛,仰望祢的工作,願祢幫助祢的教會在此宣揚福音,在社會作為公義與和平的見證者,讓教會展現信心,透過讚美和服侍,讓心靈破碎的人藉此看見祢的憐憫與恩典。願祢幫助我們能有力量繼續建造教會,照主祢的旨意活出盼望。同心祈禱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