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書二11-22 十字架消滅仇敵

前言

美國有則宗教笑話,有位男士在金門大橋散步,看到有位憂鬱的婦人站在橋上,就走去與婦人分享上帝的愛,看婦人熱淚盈匡,就問道:「請問妳信奉什麼宗教?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還是其他宗教?」

婦人說:「我是基督徒。」

「好巧!我也是!」他回應。接著詢問:「請問是哪個宗派?」

「浸信會。」

「不會吧!我也是!那請問是北美浸信會?還是南美浸信會?」

「北美浸信會。」

「我也是!那是北美保守派浸信會?還是北美自由派浸信會?」

「北美保守派浸信會。」

「太奇妙了!我也是,那是北美保守基要派浸信會?還是北美保守改革派浸信會?」

「北美保守基要派浸信會。」

「太棒了!那請問是1879年的?還是1912年的?」

婦人說:「1912年。」

這位男士臉色驟變,怒吼道:「去死吧!異端!」然後把婦女推下橋。


簡單的故事啟示我們,不同立場的人總是自成兩派,將另外一邊當成敵人。但是上帝藉著保羅給予信仰指示,讓我們有和解的盼望。


忘記基督

保羅提醒信徒,切莫忘記過去,雖然保羅曾經論述過:「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五17)。在基督裡是全新的人,但是並非否定過去的自己。教會錯誤詮釋這個觀念,將焦點放在「舊事已過」,以前的事都跟現在的「我」無關,極力遺忘歷史,否認過去的惡言惡行,聚焦在「新」之上。

當時教會存在「新舊之爭」,堅持「舊」的一派,認為猶太律法仍有效,必須貫徹和延續傳統;堅持「新」的一派,篤定基督的救恩已經廢除律法,跟猶太教沒有任何關係,現在是新的宗教,不用再理會猶太律法,因為耶穌是世界的救主,不止是猶太人獨享的彌賽亞。新舊之爭在教會裡形成分裂。

以弗所教會因為是外邦人地區,比較偏向後者。可想而知,他們少了對於過去歷史脈絡的連結。雙方為著不同的神學立場,或是對於聖經詮釋、缺少理解、認為自身觀點才是最正確的偏見,就會互相對抗。本來教會設立的目的,是傳揚福音、落實基督的精神,分享慈愛及喜樂、追求公義與和平,結果現在反而充斥憎恨和鄙視,沒有彼此接納及包容,忘記基督所做的一切,又走上回頭路,明明經歷了基督的恩惠,即將展開不同以往的生活,現在卻又像是未曾遇見過基督的樣子。


新舊之爭

從新約時代到現在,狀況似乎未曾改變,總是不停地為各種事務吵架,《使徒行傳》裡,當時教會為「廚房」事工爭論,誰要負責煮飯?誰要收拾?這種小事就有火藥味了,何況更大的事工或神學見解?教會一直以來就有傳統與進步的拉扯,有些人固守傳統,不容許輕易改變;有些人則覺得要與時俱進,才能吸引人進到教會。「新舊之爭」從未停歇過,同一種議題總是不斷地提起討論。舉例來說,最明顯、有感的便是唱歌;有些信徒熱愛聖詩,覺得古早流傳的聖樂才夠莊嚴神聖,有些信徒則喜歡流行曲風的敬拜讚美,用樂團的方式,在敬拜中得到情感抒發。傳統聖詩與敬拜讚美的議題從三十年前到現在,仍然爭論不止。

另外,語言問題也是一種議題,台語還是華語?有人堅持保留母語,有人認為華語才是趨勢。兩邊不同立場無法對話,最後淪為沒完沒了的爭吵,對於教會沒有任何幫助。當然,我們教會沒有遇到這些問題。藉由其他教會遇到的,成為我們的借鏡。雖是新與舊的分歧,其實心態都一樣,「我的觀點才是最好的」,共同特色是,只有想到自己。「舊的」不願意改變,認為改變很危險,不敢突破和嘗試,延續過去、不作調整,是最安全的做法,卻失去前進的動力;「新的」打著改變的旗幟,想進行大刀闊斧的創新,無視過去傳統,強行加入新元素、營造新氣象。沒有與歷史連結,就是野蠻的改革,只會在某些錯誤裡重蹈覆轍。

值得探討的是,不光只在基督徒群體才會發生,教會或政治、群體或個人,都在新舊之間擺盪。跟年輕人聊天,馬上就能發現價值觀的不同。改革是基於傳統做創新的變革,然而現代定義的改革,是想脫離歷史,與過去切割的改變,讓對舊有體制不滿的人消費、買單,創立新的宗派對抗舊的體制,刻意避開過去,造成斷裂。線性的改革會獲得支持,因為這種作法最容易在短期看見效益。然而,這種做法才會引起爭端,堅持自己的觀點沒有問題,用自己的想法壓迫別人,引來災難。《耶穌如何改變世界》有一句話,大意是:「若有基督徒認為自己沒問題,只要看基督徒迫害他者的歷史,就會發現其實基督徒排斥耶穌。」


十字架消滅仇敵

保羅反對信仰的壓迫,當他看見教會內有這種情形,馬上挺身遏止分裂,提醒所有人,不論猶太或外邦,在遇見基督以前,通通沒有盼望、領受應許之約,都要面對上帝的憤怒和審判。若是沒有在基督裡,我們就離上帝相當遙遠,我們不夠好,不能正眼仰望上帝的面。但是,如今上帝賜下恩惠,藉著基督的救贖,我們成為祂親近(密)的同伴,甚至如同保羅強調的父子關係。基督的工作是拆除隔絕彼此的牆,意謂帶來和好,我們與上帝和好、他人和好,全新的和平,不是廢除過去的律法,而是從律法之中找到新的意義,開創新的詮釋。若只遵守律法、努力行善,卻不是因著基督,那麼舊有傳統就會僵化(死的信仰),將律法當成聖經,對生命沒有意義。

耶穌說:不要以為我來是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而是要成全。」(馬太福音五17)。保羅的論點是「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羅馬書十4),基督藉由犧牲自己,終止了我們與上帝的對立,改變我們與律法的關係和態度,不是為賺取上帝恩寵,而是出於喜樂與感恩,明白我們即使不配,上帝依然顧念我們。換句話說,我們不是被律法定罪審判,而是在基督裡被接納;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消滅了仇恨,律法不是帶來對立,違法就要被隔離、丟棄。在基督裡,律法就是恩典,幫助我們更加認識上帝。「因為那愛人的就成全了律法。」(羅馬書十三10)。

藉著基督認識律法,或者說,基督的愛是超越律法的律法。因此,福音帶來互相溝通,即便擁有不同立場,依然尊重對方觀點,「因為我們雙方藉着他,在同一位聖靈裏得以進到父面前。」(v.18),我們信奉同一位上帝,但是我們總想代替上帝審判人,輕視基督和好的福音。合一與團結,並不代表信仰團體都要一致,不准有其他聲音,那叫做洗腦或統一。保羅的合一是團契,有不同思想的人聚集在一起,沒有要區分彼此分出優劣,我們都是上帝國的子民,是上帝家裡的人,也就是說,我們是家人、也是同伴。


連結的聖殿

活在基督裡,代表生命建造在基督之上,保羅形容這就像是建造房屋,使徒與先知就是共同的地基,代表以上帝的話語作為開始;「房角石」就是以基督的應許、行動和模樣,作為工法,若是沒有地基和房角石,這棟房屋可能隨時會倒塌。保羅的意思相當明顯,基督徒的生命不能偷工減料。當我們建造房屋,建材就是我們的生命經歷、文化,那是屬於個人的不同體會及領受,每間房屋蓋起來,絕對不是一模一樣的,但是當我們以基督作為基石,每個人所蓋的房屋會彼此連結,成為聖殿。

在保羅的概念底下,聖殿絕非個人成就,不是「我」一個人就能蓋好聖殿,或是只蓋了「我」自己的聖殿;所有人無法獨善其身,是靠大家才能蓋起聖殿,是所有人投入才有辦法建造聖殿。對於保羅來說,新舊之爭,最後不該是分裂,而是能夠對話,激盪出攜手往前的動力。因為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只是努力的方向不同。出發點是一樣的,是上帝的兒女,只是對於上帝國的想像、期待、理解,和祈求上帝國臨到的方式不同。新舊問題,不該阻擋聖殿建造。建造時與上帝同工,也與每個不同的人同工。上帝藉著聖靈,讓彼此連結的聖殿,成為祂居住的所在。

聖殿不會有蓋好的一天,是一直在建造、增建,有時維修、裝潢,有時拆毀、重建。像歷史不會有最後篇章,永遠都在完成的路上。這座聖殿最顯眼的是有基督的十字架,那並非擺設的裝飾品,不是用來趨吉避凶的幸運符,也不是用來點綴的精神象徵而已,是聖殿展現的信仰行動,跟隨基督。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太福音十六24),基督走進被拒絕的人當中,顯明上帝的包容接納,祂對「守舊」還是「創新」的立場,都鼓勵他們要改變,十字架消滅的仇敵,不止指向敵人,也包括了我們自己,也就是說,和好的對象包含自己。我們跟自己和解、跟別人和解、與上帝和解。十字架消滅仇敵,若要成為聖殿的一部分,和解就能讓彼此緊密相連。


結論

十字架消滅仇敵,就是把仇敵看為鄰舍,即便各自有不同立場。但是仍屬於基督的身體,誡命的總綱是愛,十字架是平安的記號,是跨越邊際的呼召,不再用「他們那邊、我們這邊」區分彼此,耶穌邀請我們,問候仇敵,祈禱並期望他們也有平安。神學家韋爾斯改寫浪子回頭的故事,有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一個離家出走,一個留在家裡。流浪的明白了家的重要,想要回家,留在家裡的知道了這件事,自以為義的勃然大怒,他留在家裡,殊不知他的心也離家出走。離家的稱為「創新」,在家的稱為「守舊」,然而天父要告訴兩個浪子相同的話,是滿有慈愛,要使我們的心革新,滿有恩典的話:「我們是一個家。我不能只愛你們其中一個。假若你們仍與兄弟分離,怎麼能夠說你愛我呢?你們難以完全,除非你們合而為一,如果你們繼續分裂我的身體,我會繼續傷心,如今是時候歸家,請你們一起回來。」


台東中華路,拍攝於六月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