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

在太座強力推薦之下,開始閱讀從圖書館借的《旁觀的方式》,副標是「從班雅明、桑塔格到自拍、手機攝影與IG,一個台灣斜槓攝影師的影像絮語」。


不得不說,這本書令喜歡攝影的我,充滿驚豔;衝擊我攝影的思維,或是說,開啟另外想像的空間。


影像,不會只有單純記錄歷史而已,它反應人內在的情感,一張泛黃的老照片,承載著記憶的重量,有其功能及目的性,可能是為了回憶,藉由照片穿越時間,懷念當時的人事物,也有如同書裡提到的「隨機性」,一種沒有預期、沒有設定,沒有匠氣的巧合瞬間,將美好的那一刻畫面化為永恆。


其中一個部分談到「自拍」,顧名思義,這是記錄自己的方式,證明自己存在、想看到自己,想把當下自認「完美」的狀況保存下來,或是照書裡提到的「拉岡鏡像理論」,將照片中自己的倒影當作自我的確認。


網路的興盛,讓自拍這件事變得複雜,因為高度的便利性,編輯濾鏡、上傳分享,只要一指就能10秒完成,換句話說,會不會要更多偽裝,才能正眼欣賞自己?


另外一方面,書中也提到「自拍是一種即時確認自我是否符合社會形象的活動。」,就是要確認跟得上流行,活在目前大眾的價值裡,結果創造更多容貌焦慮。


旅行中的自拍,也是強調「我人有出現在現場」,不再是為了將風景喀嚓一聲變成照片,而是為了證明曾經到過這裡。


弔詭的是又要藉著網路,於是不僅只在現場,而是把照片傳到另一個空間。


我們到底在哪裡?


這似乎會是個好問題。沒有意識的自拍或許是為了營造虛幻場景,傳達自己擁有美滿豐富的人生。我們跟真實之間形成斷裂,沒有真實、只有包裝。


氾濫的圖像,使我們已經不會在照片裡找到驚喜。甚至,出門前對於目的地沒有想像,因為已經被成堆的圖像餵飽,可能還有美感疲勞。


難怪,現在越來越多麻木的狀態,因為照片的意義儼然被扭曲、誤解,找尋不到真實,只剩下圖像轟炸後的迷茫。


在這「外貌至上」的當代社會,需要有所意識背後是貪婪的力量在驅動。


我講的可不是什麼邪靈、撒旦,而是一種被刻意營造的文化。


那可能來自於商人為了賺錢而刻意操弄,網紅為了流量而掀起的流行,或是政治為了目的、形象而公然帶出的風向。


我們應該要努力成熟到不被膚淺的影像牽著鼻子走,或媒體識讀的判斷力,或至少要意識到,這是為了紀念?還是為了流行?


自拍是一種證明自己的方式,就像有人生怕大家看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拼命宣傳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藉此得到讚美;或是拿到麥克風後就欲罷不能地回憶往日的豐功偉業。


說真的,展現自我是不錯。但是,先不要太多,好嗎?


一直要人聚焦在你身上,也是會累的。


朋友開的眼鏡行裡的擺設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