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

腦容量隨著年紀增長而儲存空間越來越少,想想還是做個文字紀錄,將過去、現在、將來看到的書籍內容,以一種筆記及心得的方式書寫,作為自己講道的材料預備,也作為信仰反省的日記。


《重建共善:現代社羣關係的再想像》這本書是當代舊約學者,我個人覺得已經是神人等級的華特·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與他的社會學教授兒子約翰·布魯格曼(John Brueggemann)攜手合作,針對目前世界的現況,先由兒子提出社會學角度的觀察,再由父親以舊約經文回應。


第一章主題是關懷,不是我們想像的那種探訪、關心,而是一種基礎的道德秩序、民生需要是否得以滿足。如果人長期覺得自己缺乏,就會感到失望和生病,內心就會越來越貧窮,這個現象反應出社會的平等結構,越是有人感到貧窮,就越能知道社會不平等的現象越大,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出來,像是競爭環境不公平、酬勞與勞動不對等,有的人越來越富有、有的人卻越來越窮困。事實上,這也是提醒我們,我們擁有的是不是多過我們需要的?沒有「分享」概念的世界,只會想要去侵佔、囤積更多屬於自己的財產,絕對不會想到別人的需要。


當一個社會越來越缺乏良善,顯示正走向貧窮,因為貧窮意味著沒有足夠食物、生活環境惡劣、沒有妥善的醫療、沒有教育資源、電腦科技資訊吸收有限、沒有安全保障的居住社區、就業機會選擇短少、政治影響力薄弱,只能獲得有限的法律、社福援助,而在所有事情上面感到匱乏,就不會對眼前的社會感到信任,惡性循環之下,信任與信任之間的基礎崩盤,撕裂和諧、自私苟且,只會是越來越普通的日常,漠視社會不平等的現象將會日趨嚴重。


掠奪型經濟眼中沒有鄰舍或兄弟姊妹,只有對手、競爭者和威脅,喜歡狡詐、欺騙、勝利、成功和佔有。聖經堅決認為這是虛假的觀念,申命記是聖經裡面就社會經濟、政治公義的偉大宣言,不公義的經濟型態就導致底層人民失去保障,進而造成更多的罪惡出現。就聖經的觀點來看,底層人民與社會菁英應該成為互惠的鄰舍,而不是被壓榨者與壓榨者的角色,是有共同的利害關係,正常、健康的經濟模式是能夠締造所有人都有權利享有物質保障。


猶太人在埃及時的景況跟現今勞工差不了多少,工作環境惡劣、沒有任何法律條文的保護、沒有營養、足夠的三餐,只有不斷被催促著趕快工作,被無情對待強求要付出勞力,所得的酬勞卻少到完全不符合比例,就像現今公司的勞工糾紛,不合理要求員工加班不加薪,或是遲到扣薪水,想辦法從員工身上榨取成本回來。猶太人出埃及的故事,就是要讓我們看見,這些欺壓者、不公不義的事件,在上帝手中將會戲劇性地戛然中止,因為祂是解放的上帝,祂會聽見訴苦的祈禱,如同祂在猶太人當中聽見那早已疲憊不堪的奴隸所發出的嘆息哀求,祂將人從壓迫中拯救出來。


對猶太人來說,他們應該要成為公義的實踐者,因為他們曾經在埃及作為奴隸,被剝削、被欺壓,失去福利、保障,因此當他們得到從上帝通過摩西帶來解放、從沒有把人當人看的勞動市場被解救出來,理當是記憶猶新。在基督信仰的精神裡面,每個人皆是上帝的創造,並都被賦予尊嚴、尊重和價值,但是有些人忘記了,以致於沒有尊重其他人的生命。所以拯救的行動是雙重延展的記憶:「要記得你在埃及地作過奴隸。」(申命記十五12、十六12、廿四18-22),其實是很簡單的要求,也是很好理解的吩咐,記得自己的受苦才有能力同理、憐憫別人。因此上帝解救的行動帶來另類的社會經濟模式,一個以「鄰舍」為概念的經濟學,以分享代替爭奪的經濟結構,意旨要消除不公義的階梯、消彌不平等的藩籬。


「困苦貧窮的雇工,無論是你的弟兄,或是住在你境內,在你城裏寄居的,你都不可欺負他。要當日給他工錢,不可等到日落,因為他困苦,需要靠工錢過活,免得他因你的緣故求告耶和華,罪就歸於你了。」

-申命記廿四14-15


鄰舍精神是作為經濟的實踐和具體政策的依歸,因為這當中隱含了解放的記憶,轉變為憐憫的行動,善待員工、不苛待部屬,並且不能偏待員工,要按照他們付出的勞動給予相等的薪資,不能延誤付員工酬勞,不許「剋扣」任何酬勞,因為一旦巧立各式五花八門的名目,企圖扣員工薪水,就是等同於竊盜,藉由榨取而來的利潤,是基建於犧牲別人的利益。耶和華上帝對此非常關注,祂是監察經濟生活的上帝,在申命記傳統中,就有特別指明上帝關注被欺壓者那些痛苦與抗議的呼喊,這會推動上帝制裁壓迫者,因此申命記一開始就要大家回想過去埃及的經濟系統如何崩潰,藉此嚇阻想要扮演法老角色的雇主。


「你借給鄰舍,無論是甚麼,不可進他家拿抵押品。要站在外面,等那借貸的人把抵押品拿出來交給你。他若是困苦的人,你不可用他的抵押品蓋着睡覺。日落的時候,總要把抵押品還給他,讓他用那件外衣蓋着睡覺,他就為你祝福。這在耶和華-你的上帝面前就是你的義行了。」-申命記廿四10-13


關於借貸的部分,布魯格曼也提出經文的角度與詮釋,擁有資源的貸款人,如何對待手無寸鐵的借款人,對於維持社會健康運作十分重要。同是貸款人與借款人的主上帝對此也十分在乎。在借貸的世界中,借貸人需要交出抵押品,這是理所當然又正常的事情,可是如果放在申命記,在整個上帝帶領猶太人出埃及的敘事裡,這種小事也會對整個社會福祉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這條律例禁止闖入借貸人的私人空間沒收抵押品,在崇尚掠奪的現實世界,貸款人往往擁有較大的優勢,甚至熟捻法律中對自己有利的條文,肆意僭越鄰舍的地界,以經濟的絕對優勢強取豪奪,可是在上帝的律法裡,這樣的方式受到了限制,借款人擁有不可被侵犯的權利,當貸款人尊重借款人,自己也會獲得尊重。


同時這項規條刻意讓拿走抵押品的過程非常不方便,好使貸款人索性放棄拿取抵押品,讓貧窮的借款人日夜都能留住外衣。本來是經濟上的借貸,轉變成為鄰舍之間的互相照顧,這條誡命耕引出最好的要素,指出貸款人獲得上帝額外的「信貸」,因為即便擁有許多財富,在上帝面前,也不過是借款人而已,所有的資源都屬於上帝。所以最後的意思,可以有這樣的詮釋,借款人賦予貸款人獲得信貸的機會,並且貸款人到頭來成為需要信貸的借款人,將原本的角色調動,這就是耶穌所提倡的改革,階級的轉換,鄰舍精神延伸至經濟關係裡面。


鄰舍的精神也包含了安息的實踐,工作就在日落後要結束,不可強求加班、以增加生產力,這在遏止人的貪得無厭,安息是經濟運作要歇息、暫停,是對鄰舍精神的確認與擁抱。上帝不是抽象的意念或神聖臨在,上帝關注平等及保障,因此當我們關注鄰舍,就是在體會上帝、擁抱上帝,認識上帝與關懷窮困貧乏的人是等同的意思,這也是先知的堅持與宣講,愛上帝只能以愛鄰舍來表達。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