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三十1-25 大家應當平分

前言

最近默認在圖書館借了一本繪本,《和平與戰爭》裡面提到不管是誰都享有一樣的太陽,敵人與朋友都是一樣的。我想到上帝給人的禮物都是一樣的,我們都是上帝的創造,就不要分彼此,因為我們都屬於上帝。



遇見困難先專注於上帝

大衛從前線離開,經過三日路程回到自己的領地,正準備返家休息,赫然發現城池被洗劫一空、一片凌亂,大火燒毀的斷壁殘垣,家園一夕之間化為灰燼。所有人看到這般情形,全部放聲大哭,直到沒有力氣哀傷,仍在哭泣。哀痛轉為憤怒,就將矛頭指向大衛,認為是他造成今天這種局面,已經在撿石頭要打死他,顯然他們已經失去理智,沒有想過這樣做並不會解決問題,他們只是想發洩情緒,盲目地想處決大衛。

大衛看到眾人激烈反應,心生焦慮,然而他卻沒有因此逃跑,他的處境十分危急,但是他恢復冷靜、判斷局勢。他應該是注意到,雖然城池變成廢墟,不過沒有半具燒焦的屍體,也許大家的妻兒現在都沒事,還有一絲希望,要趕快去找回來。敘事點出掃羅與大衛的不同之處,在面對危機時,掃羅經常逃避問題,而大衛總是勇於處理難題。這展現在兩人對於祈禱的態度上,掃羅的祈禱就像是沒讀書的孩子,要求上帝讓他在考試拿高分,而且只有在前一刻才來找上帝;反觀大衛的祈禱裡,不是要求上帝照著他內心願望實現,他懂得在祈禱中附上自己的責任,有他必須努力的地方。

儘管大衛也非常痛苦、焦急,在這種時刻,仇敵攻擊他、手下控告他,仍選擇倚靠上帝,反而成為他經歷恩典的時刻。敘事提到他倚靠上帝得到堅固,那是相對穩定的堅強,這無法從人身上獲得,而是從上帝那裡得到力量。他並非尋求自己的盼望,他邀請眾人來到上帝面前,吩咐祭司拿出以弗得,讓眾人的焦點從困境轉變為仰望上帝,不再執著於目前所失去的一切、陷在悲痛、憤怒的情緒。拿出以弗得的動作,是要大家將目光專注於上帝。


生活中每個事件都可能是恩典

敘事揭露人性中愛抱怨又自私的部分,不會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反倒怪罪環境,或針對別人,試圖找代罪羔羊,但是這麼做只有抒發情緒,不會解決問題。拿出以弗得的動作,是大家可以有所改變的機會,也就是說,在遭遇困難時,有一個動作讓我們能從困境的束縛,重新調整心態,專注仰望上帝,就是祈禱。大衛的禱詞很簡單,只有一句是否追趕得上敵人?在祈禱後立刻有所行動,起身率人出發,因為上帝回應不止追得上,還特別加了一句:也一定救得回來。」(v.8)敘事突顯拯救並非出於大衛的軍事能力,而是上帝的應許。

敘事同樣顯示出,就算有抓住上帝的應許,也不表示問題會迎刃而解;大衛懷著信心踏出第一步,馬上又碰到難題,他有兩百位手下因身體疲累、無力作戰,只能待在原地休養,等於大衛少了三分之一戰力。一般而言,人時常會因為一點小事沮喪,甚至拒絕與上帝同工;如果是我們遇到這種事,心情難免大受影響,說不定還會乾脆放棄算了,沒有人怎麼作戰?上帝祢是在開玩笑吧?現實中遇到困難,會讓我們停滯不前、心中有檻過不去而逃避或排斥。不過大衛沒有只看眼前現實的阻礙、沒有停留在挫敗的心情,他謹記著上帝的應許,帶領剩餘的四百人繼續前進。

路途中遇見了一位落難的陌生人,大衛等人正在趕路,他們可以視而不見,然而他們選擇暫時停住腳步,救助眼前可憐的埃及青年。也正是這個舉動,讓大衛迅速找到敵人的位置。埃及青年是亞瑪力人的奴隸,因爲生病被主人無情拋棄。大衛要求他帶他們去找亞瑪力人,埃及人看見眼前的希伯來人,知道他們信奉耶和華上帝,遂請求大衛要奉上帝之名發誓,不能殺害他或把他交給主人,得到大衛允諾後,他們順利找到仇敵。

敘事精彩之處在於一環扣著一環,每個事件都像「壞事」,然而在這些事情中隱藏著上帝的「攝理」,超乎想像的引導和恩典。敘事中的線索引人思考,如果掃羅有遵守上帝吩咐,完全毀滅亞瑪力人,或許今天就不會有這些事情發生。敘事鋪下一連串因「壞事」組成的後果,卻也因此能看見上帝仍在其中掌權。


上帝恩典超乎想像

敘事出現的插曲,令人聯想到埃及人曾奴役以色列人。以色列人為了躲避飢荒來到埃及,卻淪為被苦待的奴隸,如今埃及人落難,是以色列人伸手幫助。敘事揭露人的行為與上帝的作為,我們無法定義「好」與「壞」,過去埃及人是以色列的敵人,現在是上帝拯救計畫裡的一部分。當大衛等人從亞瑪力人手中奪回一切,回頭遇見那些因軟弱而無法同行的夥伴,其中惡人與無賴紛紛表示:這些人既然沒有和我同去,我們所奪的財物就不分給他們,只把他們各人的妻子兒女給他們,讓他們帶回去就好了。」(v.22)這些人剛剛經歷上帝恩典,從敵人手中拿回屬於自己的財產和家人,贏得勝利。這並非他們強壯或厲害,但是我們見識到人有多麽喜歡竊取上帝的榮耀,認為都是自己的功勞,忽略一切恩賜都是上帝的憐憫、給予。

因此敘事提醒我們,即使經驗上帝的恩典,仍會以有限的眼光評斷別人,是否有資格得到恩典,而我們會發現那些被貼上「壞蛋」標籤的人,同樣會有上帝恩典,像是惡人與無賴跟從大衛打贏亞瑪力人;看似敬虔的人也不一定會仰望上帝、遵守上帝的命令,像是耶穌時代的法利賽人,懂得許多律法和誡命,卻不明白上帝心意。外表不等同於信仰價值,外在無法看穿真實的靈性,拯救不能以外表來判斷。而跟隨大衛的那些人,我們可能就是其中之一,認為現在擁有一切,是「我」努力打拼得來,其他人沒有付出,憑什麼一起享福?

這種思維看來沒錯,也的確是我們習慣的「真理」,是我們所見的「真相」,他們就是懶惰,我們這麼辛苦、忙碌、勞累,他們有什麼資格跟我們一樣?如果一間公司,員工有的勤奮、有的偷懶,結果都領同樣薪水,會不會生氣?我想答案肯定是會!最近聽聞一位牧者同工分享,他們教會有遊民參加禮拜,不是為了認識信仰,而是為了會後的便當,有人心生困惑,要不要接納他來教會?他來又不是為了上帝、也沒有奉獻,更沒有服事,對教會沒有貢獻,那他憑什麼拿教會提供的午餐?遇到這種人會不會生氣?我想答案肯定是會!


恩典要分享出去

然而大衛在這個申論題,給予我們一個回答的方向:「我的弟兄,耶和華所賜給我們的,你們不可這麼做,因為他保佑了我們,把那羣來攻擊我們的人交在我們手裏。誰肯在這事上聽你們呢?上陣的分得多少,留下看守物件的也分得多少,大家應當平分。」(v.24)大衛認為是上帝賞賜,讓他們贏過裝備更好、人數更多的亞瑪力人,那麼要彼此分享。甚至大衛將其定為條例,讓大家遵守,不論付出多少,都是平等的。這條規定令人不服氣,也不太舒服。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章講過類似的比喻,天國就像主人找工人去葡萄園工作,不論什麼時候進去,領到的工資都相同。

如果放到現在,葡萄園主人會吃上勞工訴訟的官司。我們會要求按照比例分配酬勞,工作獲得公平。因此敘事重點不在於生活上均分,而是邀請我們在靈性上有「平分」的概念,在信仰上操練,不再比較。這具體呈現在聖餐,這是基督給予我們的禮物,每個人都一樣,不用去注意別人「比較大塊」、「比較大杯」,不需要眼紅別人擁有的、限制別人是否有領受的資格,因為一切都是上帝給予的恩典。

約翰福音「五餅二魚」的故事,耶穌餵飽了五千人,但是有一個關鍵,若是沒有那個孩子願意分享他手中的五塊餅、二條魚,那麼就不會有神蹟出現。「大家應當平分」是要拿出自己手中的什麼嗎?其實也不是要傾家蕩產,而是我們一個真實的擁抱、接納而已,將所得的恩典分享出去。

今天要舉行聖禮典,上恩在我們當中洗禮、跟隨基督,我們在此接納,已經活在「平分」的意義裡,他成為我們的一員,我們與他一起分享上帝的恩典。教會不是招募適合,有才幹、恩賜、對教會有貢獻的人,「平分」不是限定條件,而是生命被上帝改變的人一起生活、敬拜上帝。洗禮讓我們共同想起上帝的拯救,藉著洗禮成為上帝的兒女,我們有釋放和重生。洗禮是一種召命,邀請我們清潔心靈的污穢、不再虛偽、自欺和抗拒恩典。洗禮代表我們願意相信上帝的恩典,使我們的生命不致缺乏。

洗禮是脫去舊我,披戴基督,領受「上帝給予祂子民,在跟隨祂時所需要的一切。」因為我們領受基督的身體,明白祂為我們獻出性命,除去我們的罪債,這是上帝才能做到的事,而不是我們的行為。而我們願意在生活中遵照祂的教導,活出基督的樣式。這份召命就是敬拜上帝、成為祂的朋友、與祂坐在宴席中吃飯。


結論

聖餐就是與上帝同坐席,享用生命的糧食,上帝在聖餐裡,讓我們想起祂供應生命所需,恩典藉由彼此分享具體呈現,是上帝的給予與預備,祂的恩典足夠,藉著分享要求我們放下自私的偶像、破除自大的高牆和無止盡的貪婪,承認自己的無能,因為聖餐讓我們想到在桌前是不配的人一起吃飯,有出賣耶穌的猶大、不認主的彼得及一群軟弱的門徒,不論是誰,即便是站在講台的牧師、或是路邊乞討的遊民,每個人都需要上帝的憐憫與擁抱,而聖餐就是告訴所有人,今天我們與上帝相遇、與祂同在。聖餐提醒我們此刻活在恩典之中,給我們有安慰及盼望,生命的焦點要仰望上帝,而我們要做的是分享這份恩典給周圍的人們。



洗禮


仰望上主

上帝啊,凡受水和聖靈洗禮的人,都蒙祢的恩典,慶獲重生、離棄過去的惡,從今跟從祢,從祢那裡汲取良善,永遠活在祢的恩典當中;求祢引導及堅定我們的信心。如此,我們藉洗禮與基督連結,活出基督的樣式,作祢光明的子女。讓我們今天藉洗禮,使因信而領受洗禮的人,同蒙上帝恩典,在祢面前得稱為義。


面對會眾

站在我們面前的是莊上恩弟兄,他在小時候已經洗禮,今天將舉行堅信禮,告白自己的信仰,願意一生跟隨基督,在此將受接納而有份於主的聖餐。


呼召、勸勉

莊上恩,現在你要在上帝及眾人面前承認你的父母替你告白的信仰,你願意歸屬上帝,奉獻自己給上帝,在此誓約要服事上帝。因此,請你誠實回答我要問你的問題。


你有相信上帝做你的天父,耶穌基督做你的救主,聖靈做你的保惠師嗎?


你有誠實反悔你的罪,也信靠耶穌基督的救贖,使你得到赦免嗎?


你當倚靠上帝的恩典,盡力服事祂,一生走祂的道路,盡信徒的本分。你願意照這樣去行嗎?


宣告

莊上恩,此時你告白自己的信仰。我倚靠教會的頭,也是大人君,咱的主耶穌基督的名,及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及初鹿教會小會的權柄接納你成為陪餐會員,有份在主的桌,及新的約的恩典。


祈禱

全能永生的上帝,我們感謝祢,因祢藉水除淨我們的罪,又藉聖靈使我們重生,使我們能坦然無懼地站在祢面前;求祢使我們因得着新生命,能忠實履行洗禮時與祢所立的約,並蒙聖靈光照,滿有喜樂和能力,做祢忠心的僕人,敬愛祢,服侍祢。求主施恩給祢的兒女上恩,保護他,讓他永遠屬於祢,求主以聖靈的能力,裝備他 ,堅立他,使他履行主的命令,用信仰的眼光生活。同心祈禱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接納

請牧師與長老與上恩行握手禮表示接納。



聖餐禮儀文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絕不飢餓;信我的,永不乾渴。」


「我就是互人得著活命的餅;來我遮的人一定𣍐枵,信我的人一定𣍐嘴焦。」

-約翰福音六35



主禮者與會眾一同仰望上帝

全能的上帝,認識祢就有永生;祢鑒察我們的內心,知道我們內裡滿是污穢。祢卻沒有放棄我們。反而差派祢的聖子耶穌基督救贖我們的靈魂,讓我們明白基督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我們堅定跟隨祂的腳蹤,我們內心滿溢喜樂,因為與復活的基督連結,生命不再有仇恨,而是有光明和盼望,願祢使我們領受聖餐時,想起祢的應許,活在祢的恩典之中,讓我們不再倚靠自己,而是將自己交託在祢的手中。現在我們在此舉行這稱頌和感謝的獻祭,慶祝我們得蒙救贖。我們將自己奉獻給祢。當我們擘開基督的身體,這便是慈愛的記號,我們受邀請參加生命的宴席,成為祢的兒女。讓我們因著祢的話而得飽足,藉著祢破碎自己的身體,我們擁有新的生命。阿們。


主禮者向會眾呼籲

請我們預備心,享用上帝國的宴席我們要來分享基督的聖體,這是拯救的宴席,充滿盼望及喜樂,分享宴席讓我們知道上帝此時在我們當中,請同心仰望上帝的同在,請記得,我們現在與基督一同坐席。


我們一同來祈禱:全能的上帝,我們衷心感謝祢,因為祢藉著基督使我們得救。今天,祢向世人顯明救贖的奇妙恩典。食這餅、喝這杯,就近祢的永不會再飢餓,主基督,復活主,信靠祢的永不會再口渴。藉著祢道成肉身,我們得以有豐盛的生命。求祢差遣聖靈降臨在我們當中,在餅和杯中感受祢的同在。當我們享受恩典的宴席,願祢使我們得到醫治和盼望。祈禱奉基督的名,阿們。


「主耶穌講:『此個是我的身軀為著你們拍破的,你們著行按呢來紀念我。』」

我們現在擘開這個餅,分享基督的身體。 


請服事的長老來捧餅。

 

「此個是基督的身軀為著咱拍破的,咱著行按呢來紀念祂。」

請一同來領受。

 

(吃完餅後,拿起杯)

 

「主耶穌講:『此個杯是新約,佇我的血設立的,見若飲的時著行按呢來紀念我。』」

這是上帝賜給祂子民的禮物,我們應當憑著信心前來領受,紀念基督為我們捨棄生命流出寶血,我們心裏感謝。


請服事的長老來捧杯。

 

「此個杯是新約,佇耶穌基督的血設立的,見若飲的時著行按呢來紀念祂。」

請一同來領受。

 

我們每次吃這餅、喝這杯,是紀念祂的死,宣揚祂的復活。我們以喜樂的心領受救贖的恩典宴席。願主耶穌基督的平安、恩典和盼望與你們同在。

 

我們一同來感謝:賞賜生命的上帝,祢差遣基督救贖人類,接納我們成為祢的肢體,以祢的話餵養我們,祈求祢讓我們在領受祢豐盛的宴席之後,有力量去宣揚福音。當祢差遣我們在世上服事、見證,祈求祢賜給我們勇氣,並與我們同在,使所有信靠祢的人,常懷喜樂。讓我們因著參與基督的宴席,成為祢在世上的身體,常在生活中虔誠事奉祢,讓世人看見祢的憐憫與慈愛。同心祈禱奉耶穌基督之名。阿們。






留言

熱門文章